第二百五十六章杨嗣昌到来!

变明 白马赵子龙 2587 字 8个月前

等到最后寒暄已毕后,众人这才一起向行辕走去,然后按照惯例,众将已经给杨嗣昌的到来,准备了一桌接风酒,再加上这次朝廷手笔很大,赏下很多酒肉,所以这次,全军将士都是允许饮酒(数量有限制),一起狂欢。

当然,在喝酒的时候,行营众将还是有些拘

束的,没人敢劝杨嗣昌的酒,毕竟他们都知道,像他们这样的武夫,哪怕做到了总兵的职位,以前见到杨嗣昌这样的高级文官,那都是要下跪磕头的,所以现在都有机会坐在一起喝酒,可不敢放肆的…

(在这里多说一句,明朝武将的地位非常低,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一代军神戚继光,官至总兵官,右都督,乃至最后被加封为太子太保,荣耀无双,能算是做到武将的极致了吧?

可是以他的地位,还得投靠当朝首辅张居正,甚至在往来信件中,都自称门下走狗,谦卑至此,当然最后张居正遭到清算后,戚继光因此而受到牵连,晚年被雪藏,也是和此有关。

可叹一代军神,曾写自传,曰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遭一劫!翻译过来就是一辈子打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场战斗,从没有败过!!!

可是这样的一代军神,却因为政治因素,晚年被雪藏,乃至最后郁郁而死,享年只有六十岁,这要是能多活二十年的话,还有努尔哈赤什么事情吗?十三副铠甲起兵?做梦去吧!(戚继光死的时候老奴

二十八岁)可真实的历史却是因为国人内耗,黯然早逝,实在是非常的可悲啊…)

所以此时,看见杨嗣昌能和众将坐在一起喝酒,不讲究以文御武的那一套,杨山芦真的是非常欣慰的。

而杨嗣昌呢,同样对于这些武夫们很是热情,毕竟现在他的一个儿子也成了武夫,而且还是武夫中的领军人物,所以连带着对这些粗鄙武夫的态度,也是好了不少,而在这样一顿接风酒喝完之后,众将知道杨嗣昌父子此次团聚,肯定还有话说,所以也就纷纷告辞。

杨嗣昌身为监军,再加上如今卢象升不能视事,所以已经是行辕的主人,所以等到酒终人散,行辕内只剩下了杨嗣昌父子二人后,杨嗣昌的表情这才真正的放松下来,不再戴着面具,而这个时候,杨山芦也再次郑重的行礼:“不孝孩儿杨山芦,见过父亲大人。”

“起来吧——”杨嗣昌却是满意的点点头,现在的他对于杨山芦,那是无比的满意啊…以前这个

根本不被他重视的庶子,现在却成了杨家的千里驹,麒麟子…乃至日后杨家的百年兴盛,都要依靠于他,这又如何不叫他欢喜呢?

“父亲大人,要不要叫二哥也一起过来?”杨山芦所说的二哥,就是杨嗣昌的四个儿子中的老二,杨山梓,此时他受到杨山芦的照顾,正在玄甲军中担任文书,不过杨山梓怕别人说他是搞裙带关系,所以军中一般没人知道他和杨山芦是亲兄弟,不过现在嘛,既然老爹来了,倒是可以叫来一起相见的。

而杨嗣昌却是摆了摆手道:“这个不急,还是你我父子先说几句体己话吧。”毕竟杨嗣昌这次出任监军,可以说就是受了杨山芦的‘诱惑’而来的,而且两人虽然身为父子,可是都身居要职,各居一处,所以两人都有好几个月没见面了,所以这一次,杨嗣昌就准备好好的和杨山芦探讨一下。

于是杨嗣昌先仔细的询问了一番,行营这次在三堆集的作战经过,包括之后卢象升遇刺的种种细节。

而杨山芦呢,也回答得很仔细,毕竟他可知

道,他这位老爹,可是很能干的,在历史上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也是证明是确实有效的,绝非那种常见文臣的泛泛空谈,所以现在,同样就是回答得非常仔细。

而在这样一问一答完毕之后,杨嗣昌闭目沉思了一下,就是欣慰的点点头道:“芦儿啊,你这次做的还是不错的。”

“多谢父亲大人夸奖,可是孩儿自觉还有疏漏之处,如果平时的工作做得再细致一些,可能卢督臣就不会遇刺了。”杨山芦说到这个,还是感到有些内疚的,毕竟他身负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特种营,却没能察觉那个叛将和清军往来的蛛丝马迹,自我感觉有些失职。

“你知道就好!”不料杨嗣昌的脸色却突然转为严厉,他就是很严肃的说道:“芦儿啊,你可知道出了这件事情之后,为父可是亲自向圣上启奏,要求他降罪于你吗?”

“啊!”杨山芦就是小小的吃了一惊…心道这位还是我亲爹吗?居然还有这样干的?不过他知道

以杨嗣昌的老谋深算,这么做肯定是有其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