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极同样是四十岁出头的样子,不过长得
却是一般,没有刚才那位仪表堂堂,只是等到他走进了会客厅之后,杨山芦却是态度截然不同的,在赵健极刚刚行礼,口称下官的时候,杨山芦就已经扶起了他,而且已经是笑着说道:“既然已经行过官场之礼,下面就要论私交了,此次世伯亲自前来,小侄没有出来迎接,实在是失礼之至啊!”
而看见杨山芦如此谦和,这位山西布政使就是感觉非常受用的,很是舒畅的笑道:“哈哈,特使大人抬爱了!不过想起来真是白驹过隙啊,犹记得十几年前,在杨兄的府上我曾经见过贤侄的,那时就觉得贤侄一表人才,绝非池中之物!而现在看来,果然是杨家的麒麟子啊!”
没错,这位山西布政使就是杨嗣昌的盟友,和杨嗣昌是同一年的进士(也就是所谓的同年),换句话说,这位就是杨山芦在治理山西时的同盟军,杨嗣昌早就和他推荐过此人的,所以现在杨山芦才会对他这么客气。
而这位山西布政使呢,看着杨山芦如此谦逊,还是非常舒服的…虽然论起私交的话,杨山芦要称他一声世伯,可是从官场上来说,他却要称杨山芦一声特使大人的,可是现在呢?
于是就这样,两人热情的畅谈了一番,并且互相表达了支持的态度之后,这位山西布政使这才满意地退下了。
只是看着他的背影,杨山芦却是一声苦笑…其实按照他掌握的情报来看,这位布政使大人其实也是一个贪官,只是吃相不是那么难看而已,就好像所谓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这位山西布政使呢,那是一万雪花银。
可小贪官就不是贪官了吗?可还是那句话,这次杨山芦需要挑战的势力太强了!所以只能谨慎从事!因为这也是可以想象的,当初只是对一个东路十卫下手,弹劾他的奏折就差点把他淹死!这要是对整个山西动手的话…
所以现在的策略,也只能是拉拢一批,分化一批,这样来区别对待,另外说到底,这位还不算是一个巨贪,属于可以挽救的对象,所以杨山芦也就手下留情了,不然的话,杨山芦还真要做一回铁面包公的。
而在接见过这两个山西官场的头面人物之后,接下来的就是一些中层官员了,像什么知府啊,知州啊,县令之类的。
对于这些人物,杨山芦给他们的时间就更加少了,无非是让他们唱名报进,一般就是某某某拜见特使大人,而杨山芦呢,也就是见个面,问个三句话,然后再让海继廉确认一下而已。(清官贪官)
不过就算这样,等到这168人确定下来,那也是花了近半天时间的,当然这还算是快的,到了后面县令的级别,都是三人一起召见,然后就是进来嗑个头,唱个喏,杨山芦确认之后,就算完事了。
不过等到全部接见完毕后,先不说杨山芦认识了多少贪官污吏,他就是发现,应该前来觐见的是170人,可是现在只有168人,换句话说还有两人没有限期到达的。
这就让杨山芦感觉有些奇怪了…要知道他给出的时间可是非常宽裕的,而且还有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也是这些官场中人都懂的,可是现在呢?居然还有官员没有限期到达的?
于是杨山芦就问负责甄别的海继廉:“安平啊,你可知这没有赶到的两人,是什么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