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出手杀了这位晋王,但是可以交给崇祯来做,也就是说,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看看崇祯对他的态度!或者说他在崇祯心目中的地位!
当然在这之前,他必须要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也就是之后杨山芦会派人,把晋王刺杀他的人证物证,统统送往京城,然后就可以正式向崇祯诉苦…臣很委屈!臣为朝廷办事,为皇上你办事!(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治理山西也就是在为崇祯办事)
结果却弄的有人要来刺杀我!甚至更令人寒心的是,还是你们老朱家的人要来刺杀我!忠心耿耿却换来这样的报答…实在是令人心寒啊!所以该怎么处置他,你自己看着办!
而对于杨山芦的这个决定,在座的有些人还不太明白,不过像胡元谋这样的聪明人,已经完全听懂了,包括其中隐藏的深层含义也全部明白了(有些话不方便放上台面明说),所以他就是当场表态,支
持杨山芦的这一决定!
而接下来在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仔细琢磨一番后,都是明白了其中的隐藏含义(至少能够隐约摸到那么一丝脉络),然后也全部通过的(这个其中只有左懋第没有表态,但是也没有表示反对,类似于后世的弃权)。
而这也是很明显的…其实这就是一招杨山芦的试探!因为说白了,现在杨山芦敢于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毅然治理山西(也就是属于‘自找苦吃’的那种),包括为了消灭鞑虏,都不顾猜忌练出一支庞大的军队,靠的就是崇祯的信任,或者说在他心中无以伦比的地位!
可如果在这样区区一件小事上,崇祯都不能摆正天平,还是包庇他这位皇亲的话,那么杨山芦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这种单方面的效忠还有没有必要了!
或者换句话说,杨山芦也不是圣人,他都为了大明江山这样鞠躬尽瘁了,崇祯皇帝还是包庇他那位皇叔的话,那么杨山芦就真的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难道他非得拥护这个朝廷么?难道他就不能
自己弄个皇帝当当?非得受这个鸟气?置人于麾下?(更关键的是这还可以看出以后有狡兔死,走狗烹的风险)。
虽然杨山芦一直觉得,当皇帝是件很累人的事情(本来杨山芦对于之后功名成就后的定位,已经有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打算,毕竟在这种法制还不健全的封建朝代,既要做到拯救中华,又要做到不会引起崇祯猜忌,双方可以相安无事,那真的是需要考验智商的事情。
当然杨山芦在二年前,就已经做好了打算,毕竟这个事情关系到自己的小命,不可掉以轻心的,而且还是非常妙的那种,到时候即可以享受皇帝的待遇,还没有皇帝的种种劳累,什么天不亮就要上朝,不上朝就被骂为昏君,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奏折之类的)。
可是如果崇祯真的只有这么一点气量的话,通过这件事情试探出了他的真实内心,那么他说不定真的需要考虑一下原定的政策了…
于是就这样,大家心照不宣的形成统一意见以后,就开始行动起来。
三天后,那位倒霉的执行者,也就是那个王
府的仪卫正(护卫统领),就被三兄弟给抓住了(之前的执行者,那个王府左长吏已经被刘大棒槌打的卧床不起,所以不能继续执行了)
然后这个新换上来的仪卫正,在再次去青楼嫖娼的时候,凭着他身上独有的味道,被三兄弟外加情报司的人,给悄悄抓获了,然后一番严刑拷打之后,就只能全部招供,并签字画押的。
这样人证物证俱获之后,杨山芦当即派人快马加鞭,把这一铁证给送往京城,而接下来,他就要看看,崇祯到底会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