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知道当年的事情,所以他很是好奇,说道:“狸猫换太子?”
庞太师看着包拯喝道:“胡说,皇上还没有立太子,什么狸猫换太子,简直是语无伦次,胡说八道。”
皇帝说道:“太师,让包拯继续说下去,如果能证明包拯是胡言的话,再斩他也不迟。包拯,继续。”
庞太师欲言又止,如果说出来,最大不利的人将是你啊,傻皇帝。
包拯继续说道:“遵旨。秀珠这个人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有情有义,在太后寿诞那一天,八贤王送来一幅皮日休的书法作为贺礼,太后很是喜欢,叫人当众朗读了出来,秀珠一下子记住了,后来她发现在这首诗里竟然有千波殿三个字,于是她就把它化为数字,引领我们去查千波殿。”
皇帝惊讶的说道:“千波殿,跟狸猫换太子有什么关系?”
包拯说道:“事情,要追述到二十五年前,先帝在位的时候。当时李妃娘娘和当今太后同时怀有龙种,
先帝大喜,下诏书,谁先诞下皇子,便立为储君,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李妃娘娘先行诞下的,竟然是一只狸猫。后来,先帝龙颜大怒,把李妃娘娘打入了冷宫,翌日,皇后娘娘,不,就是现在的太后,诞下皇子,于是立为储君,便是当今的圣上,您。”
皇帝已经从中嗅到了阴谋的味道了,皇家向来无亲情,后宫之中又多倾轧,想来李妃娘娘一定是被陷害的,那么幕后黑手是谁呼之欲出了,既得利益者无疑就是当今的太后了,母凭子贵。那也就是说,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正,不对,自己是由先皇下旨立为太子的,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太后说道:“李妃生下妖孽,先皇仁慈,没有杀了她,只是将她囚禁在千波殿,已经是莫大的恩德了。”
皇帝说道:“可是这跟秀珠的死又有什么关系?”
包拯说道:“秀珠的死,只为一事,报恩。”
皇帝问道:“报什么恩?”
包拯说道:“一饭之恩,当年,秀珠入宫的时候,只有十四岁,她被安排到千波殿做事,跟初入宫娥太监一样,受尽了管事的欺负。”
皇帝看了一眼郭槐,之间郭槐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
包拯继续说道:“当时的郭槐郭公公就没少欺负她,有一次,被李妃娘娘碰见了,帮她说了几句好话,救了她一次,李妃娘娘仁慈,知道秀珠三天没有吃饭了,于是便把自己的饭赏给了秀珠,这碗饭是秀珠进攻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别人的关怀,也是唯一一次,感到人间尚有真情在。秀珠铭感于心,就算是二十多年
过去了,她也要把这个故事说出来,不让李妃娘娘含不白之冤。”
皇帝问道:“李妃娘娘含的什么冤?”
包拯说道:“秀珠死之前,把李妃娘娘的事情都画在了一张图上,留在了她生前常常关顾的一个面馆,她知道查案的人一定会查到这个面馆,到时候就会真相大白了。”
皇帝说道:“为什么到现在才发现,难道你就没有到那个面馆去查过吗?”
包拯说道:“查过,只是东西给调换了,包拯被蒙在鼓里,兜了一个大圈子才查到了真相。”
皇帝说道:“真相?真相是怎么样的?”
包拯说道:“原来,李妃娘娘临盆的当夜,秀珠她就在千波殿,也许她还向上天祈求,祈求娘娘顺利诞
下龙子,果然,不久她便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她高兴的不得了,岂料,几名大内侍卫突然到来,离开千波殿的时候,手中竟然抱着一个婴儿。之后就传来了李妃娘娘诞下了狸猫,被打入冷宫的消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千波殿的宫娥和太监,都因为莫名的原因消失了,或者死了。甚至连接生的太医也都不例外。”
皇帝看着包拯问道:“如果你说的都是真的,为什么秀珠把事情隐瞒了几十年,到现在突然之间要抖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