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寒星指的方向找过去,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领着一个小姑娘从前面小院走出来:“崔姑娘,这就是您以后的家了!”
家啊!崔凤鸽抬头看过去,石头垒成的院墙,新做的双扇木头大门,五间土坯抹着石灰的房子,房顶上铺着厚厚的稻草。
房子虽然不大,院子十分宽敞,可以晾晒药材,来年做胭脂和香膏也够大了。
这里从外面看普普通通,里面家具居然是水曲柳的,床边还有镂空的纹饰,桌上有纸笔和书籍,崔凤鸽翻了两下,里面竟然有做胭脂的配方。
堂屋里一共八把椅子,分成两排,茶具、托盘一应俱全。厨房里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都备齐了,只要生着火就可以做饭了。
参观了一圈,崔凤鸽对这里非常满意,终于有一个自己当家做主的地方了,这一切都要感谢沐黎。
买房子和买下人的钱,将来一定加倍还给他。
“姑娘对哪里不满意的可以说出来,我会照您意思改的。”妇人说。
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有个家已经不错了,这里什么都不缺,崔凤鸽满心欢喜看着新家:“挺好的,哪里都不用改。”
“这是我们俩的卖身契,还有我夫家姓黄您叫我一声黄妈就行,这孩子叫小鱼儿,我们俩是在讨饭的时候遇见的,您要是不喜欢她的名字,可以另外赐一个。”黄妈说。
以前身边跟的那些丫鬟叫思琴、忆画,名字要多好听就有多好听,都是傅曼盈起的,没有一个跟自己是一条心的。
小鱼儿挺好朴实、亲切,只要她们俩和自己一条心,以后就是亲人了,如果有二心,告诉沐黎一声,把人送走就是了。
黄妈见崔凤鸽没什么事,让小鱼儿留下,自己去厨房做饭了。
既然夜沐黎帮着联系了收购药材的人,崔凤鸽回屋用红纸重新写了一个收购药材的声明,贴在村里的大榆树上。
下午村里就有人过来询问收药材的事,见崔凤鸽住在这村民们感到非常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