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找借口

重生农门妃 雁来忆君 1114 字 8个月前

夜沐黎白天几乎都是待在崔凤鸽小院或者上山,打到猎物活着的就定个笼子养起来,受伤的就会吃掉,也会给崔家送一些。

崔凤鸽让黄妈去奶奶那儿拿衣服,崔张氏不肯让孙女帮着洗,黄妈就留在那帮着干一阵活,在崔大壮他们回家之前离开。

何英见婆婆这里有人帮忙,再也不肯出屋子了,崔张氏认定儿媳妇是在躲懒,不想下地在家里干活也行啊!她哪一条路都不想选,就想在屋里待着。

这事让崔张氏很生气,去私塾打听秋天那批学生已经过去读书了,她拿出一两半银子,一手拉着一个孙子送俩人去私塾了。

何英站在门口不可置信地看着三个人从眼前消失,不能教儿子也就意味着不能再整天待在屋里了,婆婆这是逼着自己出去干活啊!

中午崔大壮从地里回来,何英把他拉进屋,崔大壮还以为会有什么好事呢!听说老娘把两个儿子送去私塾了,也愣了一下。

“既然娘已经把孩子送去,束脩肯定交了,那就

让广仁他们在私塾读书吧!”不然还能怎么办,要回银子吗?夫子肯定不会给的。

重点不是这个,婆婆这么做分明是针对自己,她想让自己一个官家小姐和村妇一样做饭、做活,甚至下地,想到这些何英心里特别恐慌,她不想过那样的日子!

崔张氏也不追她干活,她倒要看看儿媳妇想躲懒到什么时候。何英没嫁给崔大壮之前,准确地说家里没落之前刺绣也只是学了个皮毛,何家当家主母很刻薄,对庶子庶女一点也不好,根本不可能给他们请最好的师傅教授技艺。

她的本事都来源于自己姨娘,据说曾经是玉红楼最红的姑娘之一,琴棋书画都懂一些,刺绣稍差些。她不会绣大件,最大的绣品就是门帘,受到绣线和料子的限制根本不值怎么钱,真的不比乡下女人每年编筐做鞋挣的多,以前还有两个儿子做借口,以后该怎么办啊?

“我会试着学做家务,不过这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是吧!这些天凤鸽身边那个婆子每天都过来帮婆婆干活,能不能跟凤鸽说一声,让那个婆子在咱们家帮衬一个月。

我手里有两个门帘绣坊催着要,不能误了交工的

时间,一个月以后交上门帘,我会跟婆婆学着做家事的。”一个月以后该给儿子张罗娶媳妇了吧,能躲一个月是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