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有了很大提高

当时,孔天令和瘳仔都以为杜利济只是说说而已,他们的德国老板怎么可能在工厂里挨一个月。

可在往后的日子,他们相信了,并且暗暗佩服他们的德国老板。

杜利济让王汉东在工厂安排了一个单间宿舍,然后吃住都跟工人一起。不时还跟这些中国工人谈笑风生。白天,他亲自在车间观看了生产两三天后,便对当中的一些不满意提出了意见,嘱咐工人改正。晚上,他一本又一本的看那批制造书籍,并把当中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为了把海绵劈得更整齐,他又拿出钱购买了开介海绵机,为了让木方更干燥,他在工厂的外面做了木材干燥炉。

在弹簧的运用上,杜利济觉得中国传统做法中,使用蛇形簧的技法太遇蠢了,因为坐在上面的人如果体重过高的时候,就会让蛇形簧承托不起这个重量,从而让舒适性大大降低,而德国人,甚至是全欧洲的消费者,体重过磅的大有人在。甚至在中国,同样如此。

因此,他决定使用独立弹簧,英语中叫这种弹簧叫spring,这个单词也有另一含义,就是春天的意思,或者英国人的祖先就觉得这种弹簧像春天一样。

他还亲自当工人,体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瑕疵,然后拿出笔记本,全写下来,足有三十多条,让王汉东讲解给工人听,从而改善这些瑕疵。

一个月后,一张经杜利济改善工艺而制造出的德国标准沙发终于面世。

“你们都坐上去试一下,看这沙发跟你们以前做的有什么不同。”杜利济看着自己的杰作,概叹着说。

王汉东和其它的工人,还有孔天令和瘳仔,全都逐一坐过上去,全都发出了同一赞叹:“好舒服!”

他们把拇指伸向了杜利济.

可是,几天后,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沙发,就算是拿去参加中国家具博览展会,也是能拿个一等奖的。

杜利济仍然对质量不够满意,他说:“在工艺上,我们已经有很大的提高,跟其它先进国家的制

造水平相差不远了,但在材料的使用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王汉东听后,不禁捏了一把汗,他问:“老板,你是要用更贵的材料吗?我们使用的材料,已经在同行中属于偏高的了,如果用更贵的,我们的成本就无法控制,做出来的成品出厂价会很高的。”

杜利济却豪情万丈的说:“这个并不是问题,只要把质量做得足够好,卖得更贵,或者有更多人买,现在就是因为质量差,并且价格低,发到德国后,只有穷人才会买我们的沙发,我们要做出让所有阶层的民众,无论有钱的,还是无钱的,都觉得我们的沙发是最好的,是他们消费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