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贰【北平秋雨,燕王解甲】

唐门 卧枕江山 1691 字 8个月前

朱棣看着手中散发着刺眼刀光的刀,这把刀跟了他很多年,杀了很多胡掳的头颅,也饮了很多不服之人的血,随着他战功赫赫,也跟着他安定了大明的最北方,所以说燕王二字对于北方的那些人来说要比皇帝二字更加的有震慑力。

说完,朱棣大吼一声,将手中的宝刀甩了出去,那把刀犹如钉子一般钉在了雨打羊毛一片膻七个字中的打字之上,露在墙外的刀身兀自颤巍巍的乱抖,看起来像一条即将冲天而起的蛟龙。

“哈!哈!哈!哈!哈!”

朱棣看着颤动如锦鲤摆尾的刀身,扬天大笑了起来,笑声很是张狂,整个大殿之内回音不绝,屋檐下的雨珠连成的珠帘都有震颤。

笑了好长时间,朱棣瘫坐在了卧榻之上,他怔怔的看着大殿的大门,外面雨仍然下着,那些跪在道路两旁的丫鬟奴仆们仍然跪在雨中,虽然有些伤了风景,

但是这种万人之下的感觉他真的喜欢,本来心中的怒气也随着外面那些人的可怜相减去了七成。

朱棣微微冷笑了一下,他想到了南征北战半生的戎马生涯,想到了成年之后封王北平守护国门的铮铮岁月,当然还想到了当年和朱标立在父皇面前的光景,其它的就有些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父皇出了一个“风吹马尾千条线”的上联,让他和朱标对下联,朱标才思敏捷抢了上风,对了一句“雨打羊毛一片膻。”的下联,对子是好对,好似不符合父皇的伟岸心境,紧接着自己则忐忑的对了一句“日照龙鳞万点金。”,本以为不行,却没想到得到了父皇的大加赞赏,说我的对子很符合皇家的气势,当时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虽然隔了好多年,但是此时想来仍然是这辈子少有的温馨回忆。

想完了这些,朱棣再一次回头瞧着那句“风吹马尾千条线”,脸上的讥笑表情转为平和。

此时,外面有三人从内府缓缓而来,一名清丽年轻

贵妇,两名丫鬟,移民丫鬟为她撑着雨伞,另一名则双手托着贵妇身后拖得老长尾裙。

“我知道您一直对我不放心,要不然也不会把我封在这个整天战火连天不得一丝安宁的燕京,让我去守护大明的国门。也罢,如果朱允炆给天下姓朱的一条活路,不推行削藩政策,我会好好让他当几年安稳的皇帝!否则,也别怪我这个叔叔不认人情!”

朱棣一边瞧着那句“风吹马尾千条线”,一边慢条斯理的道。

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又有谁知道这个无情中的无奈?世间事黑黑白白没人能彻底的分清楚,就像这初秋的雨,有人说它是好的,送走了炎热,有人也会说它是坏的,结束了万物的繁荣,是非黑白其实全在看待它的人一念之间,这也印证了那句流传千百年的“成王败寇。”

“来人!孝服!”

朱棣此刻站起身来,冲着门外冷冷的道。

话音刚落,早已经候在门外的清丽贵妇带着捧着一件孝服毕恭毕敬的模样俏丽的丫鬟走了进来,另一名丫鬟则拿着一个打满水的铜盆紧随在后,此时朱棣到不知王妃已经来了,垂着眼皮让三个女人开始给自己更换衣衫,大殿之内此时气氛很是凝重。

公元一三九八年年末,大明王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在即位之初的,为巩固自己的皇权,开始实行削藩政策,几个月中

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齐王朱榑、岷王朱楩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