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其中也有概率问题,如果毛熊愿意用更多的高射炮在需要保护的目标比如拖拉机厂前多设几道天网,飞弹“破网而入”的概率就小得多。
直到这时,苏欣悬在心上的一块大石才算彻底落了下来。
她都不明白王学新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不过细想一下又有其道理:它实际上加大计算机的计算难度……计算机计算的不再是两个轨道相遇,而是高射炮有固定的轨道,飞弹什么时候能撞到高炮炮弹爆炸的那个点上。
但计算这东西,如果对人而言提高难度就会增加时间和出错的成本,对计算机而言却基本没什么差……所以,为什么不尽可能的增加计算机的运算难度呢?
不过这拦截方式的改变会产生两个问题:
一是将高炮部队的所有火炮统一在一起组成“天网”的问题。
这问题并不小,一个高炮团12门高炮,如果投入五个高炮团大概就有60门高炮。
这些高炮因为其射程有10公里,实战中又不可能聚在一起,因此会分散在处有些甚至相距十几公里。
这些分散在各处的火炮怎么才能保证他们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天网”?
就算有能力组成,又如何又快又准确的做到?
否则,当敌人飞弹来袭还没准备好,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白费了?
这答案毫无疑问:需要计算机辅助给出每门炮的诸元和射高。
这是另外一个系统,于是又要设计一台专门用于组网的计算机。
另一个问题就是具体到飞弹时就会有两个不同的拦截方法。
比如巴库油田方向适合用给出诸元和射高的方式拦截,斯大林格勒方向就适合用组建天网的方式拦截。
这两种不同的拦截方式是不是又要两种不同的计算机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