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半导体的缩小,ic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性能每18个月能提升一倍。
从1960年代不到10个,1980年代增加到10万个,1990年代增加到1000万个。
与此同时,研发费用也从数百万美元级,一路猛涨到数亿美元级,需要的高端研究人才也直线上升,这更考验领先企业的科研组织能力。
这个现象,由英特尔的名誉董事长摩尔所提出,称为“摩尔定律”。
今后十数年,集成电路上的元件继续以每18个月提升一倍的速率猛涨,发展到令人不可思议的数亿至数十亿个,难度直线攀升。
目前,在英特尔公司专业从事尖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架构研究人员,数量已经突破400名,再加上外围人员,研究所人员动辄以千计。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要肯投入巨资追赶还是大有希望的,要是再过10年20年,后来者再加入这个领域,难度绝对是地狱级让人心生绝望。
董事长办公室内
谈论到专业问题,加里西尼斯博士博士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介绍开了……
片刻之后
王耀城无奈的笑了,剔除博士先生晦涩难懂的专业用语,他的中心思想很简单;
因为后发优势,超大规模计算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采用崭新的架构,性能更强劲,能耗更低,开发前景很光明,应用前景广阔,可以达到甚至在部分性能上超过当前世界先进水平。
这后面还有个但是……
正是因为走出一条然不同的技术发展道路,需要的研究人员更多,需要的投入更大,需要更强有力的支持,按照目前各研究小组的顺利进展,只要上述支持兑现,预期一年半之后,就可以拿出最新研究成果;
一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性能强劲的微处理器。
想要得到这些一言以蔽之,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后续计划资金投入高达两亿美金,有可能还要追加。
仔细考虑了下距离成功只有区区两亿美金,这个代价是完全能够承担得起的。
机遇,总留给有准备的人。
企业发展到现在,不可能总是凭借着重生的逆天眼光,要想真正地踏上三星道路,除了大力投入研发,掌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埋头做研究没有其他的选择。
王耀城下定决心重资投入;
“博士,您的项目是企业核心战略级的,公司方面会全力支持你的研究,需要的实验设备人员和资金重点倾斜,这关乎整个公司今后几十年的发展,意义重大。”
“ok,非常好。”
“您对自己的项目组成员还满意吗?”
“噢,他们非常棒,孙忠秀和钱福都是严谨的科学家,这些华裔研究人员是我见过最专业的,尤其是他们废寝忘食的研究精神令我印象深刻,说实话,他们学的很快,好了,我现在要回实验室了。”
“谢谢您的夸奖,嗯,慢走……”
加里西尼斯博士没工夫扯闲篇,话说完便风风火火的离开了,只留下王耀城和齐亚非相视苦笑。
王耀城;“亚飞兄,芯片项目目前进展顺利,我考虑设立单独的公司运营发展,这算是红帽公司孵化出的第三家高科技公司,对此,你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