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雪上加霜

回眸1991 葡萄无牙 1393 字 11个月前

为此,棒子国公众把1997年12月3日与imf签订贷款援助协议日定为“国耻日”。

imf开出的金融开放条件完全是“休克疗法”,它让棒子国的金融业惨遭外资低价洗劫。

就拿棒子国第一银行来说吧,银行在金融危机里损失了10亿美元,金融业完全对外开放以后,米国新桥资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站出来,愿意出5000亿韩元(相当于4.35亿美元)收购韩国第一银行51%的股份。

这笔交易成功后,新桥资本获得了韩国第一银行全部的管理权,相当于用白菜价得到了排行前三的大银行,简直赚疯了。

为什么王氏财团不出手呢?

因为这是欧美金融大鳄的饕餮盛宴,绝不会允许王氏财团坐收渔利,进来分一杯羹。

之所以海力士可以收入囊中,因为这家企业已经没有美欧大鳄看得上,认为没有并购价值。

原先准备白菜价收购的美光公司也退缩了,包括本土的三星,lg没有一家看得上,也没有人想挽救这个烂摊子,只希望它破产倒闭,才会被王氏财团捡了个便宜。

否则,门都没有。

回顾一下这整个过程,不难发现,imf完全是在给米国金融大鳄打前锋。

棒子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后果非常严重。

通过数据对比一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就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外资控股棒子国金融业的比例只有10%;但是到了2004年,这个比例涨到了44%,到了2008年,韩国银行业外资持股比例竟然已经高达73%。

棒子国金融开放不是个案,所有发展中国家要获得imf的贷款都要接受这个条件开放金融市场。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无一例外。

第三个附加条件;私有化。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10个月内,西方跨国公司在东南亚进行了186起并购,这是50年来东南亚最大规模的资产转移,东南亚国家经济腾飞的成果完全被西方跨国公司窃取了。

imf以援助为名,开出私有化和汇率自由的“药方”,将目标国家重要产业金融、石油、电力、矿产、电信等私有化,等于掌控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样,经济控制权就牢牢掌握在了西方跨国公司之手,予取予求。

在这种苦难的时刻,王氏财团又狠狠地踩上一脚,即便是李建熙这样性格坚强的人,也感觉到了大厦将倾的痛苦,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李建熙知道还有第三条路,这条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选择;

那就是卖身米国资本或者向王氏财团臣服,二者选其一。

从感情上来说,李建熙宁愿卖身给米国资本,也不愿向同属黄种人的王耀城低头,那会让他感觉到极度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