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城随手拿过电文看了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新意,还是张忠谋希望在新竹工业园上马12英寸晶圆产线计划。
电文里说;
从2002年5月初至今,不到两个月时间。
世界芯片代工市场价格普遍回弹,迅猛上涨一倍有余,市场规模从原有66亿美金上涨至140亿美金左右,应当趁此机会迅速扩大先进产能云云……
王耀城洒然一笑;
这还要你说,世界芯片代工市场价格由我说了算,新鲜吗?
芯片代工市场由台积电在1988年首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日益壮大,渐渐地已成规模。
最先跟进的就是大西洋晶科,还有一家代工领域的强者是韩半岛海力士,在代工市场形成三强鼎立的局面,此外有很多台岛中小晶圆厂商参与角逐市场份额。
笑到最后的依然是大西洋晶科,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打压晶圆代工价格,终于熬死了对手。
如今
世界芯片代工市场排行前三分别是大西洋晶科,台积电和海力士,占据世界代工市场的86%,全都掌握在王氏财团手中。
剩下的是台岛和美欧十多家半导体企业,零零星星的接一些芯片代工委托。
至于三星电子,在世界代工市场领域完全是一片空白。
在原来历史上
三星电子始于2005年介入晶圆代工业务,高通公司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代工客户,直到2010年代工营收都未超过4亿美金,差不多是可有可无的鸡肋。
整个世界芯片代工市场,由于大西洋晶科长期打压的因素利润微薄,欧美厂商普遍没有看重这一块市场。
如今这个市场已经完全垄断,用不着打压主要竞争对手台积电,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等到欧美厂商惊讶的发现,世界晶圆代工市场大有可为,利润相当丰厚为时已晚,市场上垄断大格局已经形成了。
垄断市场的利益有多大?
世界晶圆代工市场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市场规模从66亿美金上涨至140亿美金左右,这多出来的全都是利润,85%都归属于王氏财团。
价格怎么定?
完全由王氏财团说了算,这就是垄断的丰厚利益。
需要做的只是涨价而已,这个钱赚的太轻松,用不了两年时间就可以把收购台积电的资本全部回笼。
这也是台积电最终低头的缘故,张忠谋也看到了问题的核心;
没有大西洋晶科与海力士的配合,默契的上涨晶圆代工价格,台积电依然会挣扎在生死边缘,其他的半导体厂商并购了也没有用。
只要王氏财团不松口,一天不归入财团麾下,世界晶圆代工市场就永远没有利润可言,永远做不大,永远做不强。
市场主导者就是这么,可以决定追随者的命运,顺昌逆亡。
台积电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只涉足世界晶圆代工市场,市场领域过于单一,容易受到领先者的绝对打压。
将比较而言,海力士主要从事dram内存芯片和晶圆代工两项业务,适应性就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