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经营百货行,有的经营粮油行,有的经营五金行,有的经营地产业,默守着传统不越界。
潮汕商人为例大多经营百货地产业,实力在香港商人中为尊,平时即相互争斗又一致对外,分析起来看很有意思。
以前与英国洋行斗,就有几桩经典的合作。
船王包玉刚“九龙仓”登陆之战中,李家诚交易出了手持的18九龙仓股份,帮助包玉刚击败英国怡和洋行,最终取得了九龙仓股份控股权,赢得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
反过来
船王包玉刚将手持的1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交易给李家诚,并且通过汇丰银行的有力关系,帮助长江实业集团收购和记黄埔,最终击败了债台高筑的英资和记洋行,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和记黄埔控股权。
一系列精彩的交易与合作,成为至今无可逾越潮汕商人的经典之作,深深地影响了香港商界今后数十年格局。
抚今忆昔
李家诚发迹由此开始,走上了华人亿万富豪巅峰之路。
在整个收购过程中,李嘉诚展示出了超凡的精明。九龙仓是一间家族企业,想收购必然会受到家族势力的顽强抵抗,代价会很大。
而和记黄埔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只要照顾好各方利益,就可以兵不刃血的拿下。
他是把骨头留给包玉刚啃,而把肉留给自己吃。
兼并重组可能毁掉一家公司,也会使一家公司快速发展,关键就是看收购的水平和收购后资产整合的能力了。
此后的岁月里,先后有美资财团,日资财团登陆港岛,期间明里暗里的商业争斗不断。
老牌潮汕商人凭着抱团的精神,还有扎根港岛百余年的深厚基础,先后把对方排挤出了港岛市场,这就是李国宝嘴里所说的“和英国人斗,还有米国人,扶桑人,现在是大陆人……”
这些老派商人精明能干,吃苦耐劳,善于拉关系套近乎,也善于施以小恩小惠笼络下属和客户,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搞封闭的小圈子,排挤外人。
当然,排挤掉外人之后,潮汕商人相互之间为了利益也争斗个不休。
比如炙手可热的地铁上盖物业,黄金地段地产,大有前景的公司和项目,潮汕商人相互间斗起来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旦遇到外来势力侵袭,瞬间又抱团儿抵抗,真的很有意思。
江山轮流转,代有英豪出。
喜欢回忆都是老人家的事儿,这些对于王族基金来说都是陈年旧事,在世界市场大海中博杀的过江猛龙,碰到这些花招纯粹都是小case,直接实力碾压过去。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引用伟人诗词;
俱往矣,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