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2005年

回眸1991 葡萄无牙 1739 字 11个月前

时光匆匆,很快一年多时间过去了。

2005年底,正是12月底寒冬料峭的时候

这是一段漫长的蛰伏期,王族基金苦练内功的同时,对财团企业和业务进行微调,进一步深化了基础,为下一轮扩张积蓄底蕴。

时光如水流逝,将近十五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回头来看有喜也有忧。

随着华夏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零售市场也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期,国内基于超市业态的零售企业百花齐放,涌现出一大批拥有强劲竞争能力的商超企业。

新百联,国美,大润发,华润万家,永辉超市,世纪联华等等脱颖而出,在龙头企业家乐福超市集团率领下,与大举进入华夏市场的国外超市集团沃尔玛,麦德龙,十字街口(原家乐福)斗得不亦乐乎,宛若烈火烹油。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团包含家乐福集团和太平洋连锁家电商场在内的零售企业,完善商业网点布局的同时,营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

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营业利润率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下降。

2005年度,财团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32%,利润率却直线下降1/3,尤其是太平洋连锁家电商场降幅更大,彰显出家电行业激烈竞争的局势,业己趋于白热化。

2004年和2005年,是华夏家电产业集体崛起的时代,也是大举走向海外的开端。

国内家电企业出口额年年翻番猛涨,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喜人前景。

得益于黄河科技集团在2004年底大幅度下调面板价格,瞬间引爆了国内彩电行业降价潮,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内各大家电企业积极抢占市场。

外资家电企业市场受到严重侵蚀,陷入步步后退的窘境中。

随着2005年新世代产线达到满产状态,产能大幅度增加,黄河科技集团分别于2005年5月和10月两次大幅度对主流液晶面板进行降价,并且扩大到42英寸和46英寸液晶面板,进一步把家电产品降价潮推入白热化。

质优价廉的华夏家电产品洪水一般的涌入国际市场,打击的韩资三星,lg,日资松下,日立,夏普,富士通等家电品牌丢盔弃甲,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王耀城期盼中的一幕终于出现了,华夏家电行业比历史上更早的崛起。

最新情报显示:

截至2005年底,三星营业额比上一年度猛降42.3%,营业利润缩水75.1%,出现了全面溃败的先兆。

其他的日韩企业与三星相比,只能说境遇相差仿佛。

华夏家电厂商蜂拥而起在国际市场上各领风骚,这是家电产业转移的趋势所在,日韩厂商对此一筹莫展。

在2005年2月,格立集团以23.6亿欧元代价,并购了德国西门子家电部门,手握着法国汤姆逊和德国西门子两个高端家电品牌,昂首踏入欧美高端家电市场。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伴随着市场竞争和家电产业转移,不断出现一代又一代的王者,格力集团如今就是家电领域最靓的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