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造船企业应用了三井造船的丰富船舶建造经验,加上国内充沛的熟练造船工人,背靠着两位拔根腿毛都比别人腰粗的金主爸爸,成立不久便踏上了逆袭之路。
有些事儿,真的羡慕不来。
此外,王族基金通过21轮增持,耗资277亿美金,在市场上获得丰田汽车19.2%股权,位列第二大股东,其最终目标是获得20%股权。
三井财团斥资92亿澳元,获得澳大利亚fmg资源公司20%股权,位列第二大股东。
基德曼家族斥资18.5亿澳元,获得澳大利亚fmg资源公司4.4%股权,位列第三大股东。
华夏宝钢集团斥资18.5亿澳元,获得澳大利亚fmg资源公司4.4%股权,并列第三大股东。
此外还有中冶集团,首钢,武钢,河北华丰和华菱等钢铁企业先后入股,占据多少不等的股份。
通过一番风骚的操作,借助着世界铁矿石猛涨的大势,王族基金实现了投资的翻两番目标,通过释放股份收回高达150多亿澳元资金,远远超过项目投入的百亿澳元资金。
并且,fmg资源公司与大宗资源业界经验丰富的三井财团和华夏最终铁矿石大客户形成事实上的利益联盟,各方互利共赢,完全打通了上下游渠道。
这真是得了里子又得到面子,王族基金手里还掌控着澳大利亚fmg资源公司64.5%的股权,可以吸引更多的盟友加入这个行列,实现合作共赢。
2005年最轰动世界财经界的一件事情,莫过于长达五个半月的“长协”谈判,最终于2005年11月3日,几方达成2006年度,铁矿石涨价35%的基准价协议。
在世界大宗资源领域,铁矿石价格每上涨一美元,以中日韩为首的大买家就要多付出7.8亿美金,可谓数目惊人。
令整个世界瞠目结舌的是,华夏迅猛发展的经济对铁矿石的需求简直无穷无尽,胃口好的吓人。
回顾历史
华夏在2004年以1.66亿吨进口量反超扶桑1.49亿吨,首次夺得铁矿石进口世界排名第一。
然后,开启了无双模式一路狂奔,已经完全遏制不住了。
2005年度,华夏铁矿石进口量跳涨到2.81亿吨水平,预计在2006年将达到3.8~4亿吨,这么好的胃口简直惊呆了吃瓜群众的眼睛。
有鉴于此
世界大宗资源领域企业股票出现普涨,相应铁、铜、锡、铝、镍矿石价格猛涨,甚至出现了资源紧缺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
在米国洛杉矶举行的2006年度“长协”基准价格谈判中,三大矿山提出了“长协”价格涨价71%的惊人要求,而以中日韩为首的铁矿石进口商则誓死不从,双方谈判陷入几个月的胶着状态。
这个涨价幅度太惊人了,即便生产中高端钢铁产品的新日铁公司和浦项制铁,也完全无法承受。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经过长达数月的焦灼谈判。
包括华夏在内的日韩钢铁企业成为最后的输家,最终只能接受三大矿山涨价71%的长协价格,不得不咽下这一苦果,每吨铁矿石价格高涨到一百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