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断然不可能低头和解了。
而作为人父人母的王泰与王妈二人,早已根深蒂固了封建观念,不可能向儿子低头认错。
再说夫妇二人或多或少的陷儿子于危机之中。
这种事难以解释,无法启齿,叙述过错。
因此,他这一家子相见,气氛尴尬。
而正因这个原因,秦琼刻意留下来做和事佬,不曾想听了浪军的杀人论,当即色变的说道:“浪军,你这是何意?”
显然,他看出来了,浪军好像是在借助杀人搞事。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浪军杀人立威。
特别是当着隐士高手尚未逃离战场,以及皇上正从将士丛中通过,当众杀人,意义深远。
不说这是震慑隐士高手,警告他们进犯无量宫的梁子结下了,再敢冒犯,就一个下场,杀无赦!
单说针对皇上,可谓是双重煎熬。
第一,皇上抛弃将士,扔垃圾,又当面被浪军斩杀了,皇上啥想法?
啥感受?
显然,皇上不敢过问,否则就中了浪军的激将法,借机发难。
这个不定性很难搞。
因此,皇上一定会忍气吞声,不闻不问的走人。
可问题就在这里。
第二,只要皇上不过问浪军处理垃圾,那么皇上就会损失一大批人心。
至少针对十来万将士是这样。
毕竟将士亲眼目睹,耳闻了皇上抛弃自己的事实。
且对浪军斩杀将士,皇上不闻不问。
这种皇上,论谁也会心寒。
因此,对皇上心寒的将士,势必归顺浪军。
至少不在抵触浪军的管制,步入顺民,走向新生。
这对浪军收服人心大为裨益。
相反,通过这件事之后,哪怕是皇上再也不敢任用这批将士了,也就是说一举两得。
毕竟浪军这种震慑方式,以及挑明了皇上抛弃将士的事实,划清了界限,归属。
这些将士就是无量宫的人了。
就像是在囚徒脸上烙下印记,终生难以洗涤,祛除罪名身份了。
因此,这种人即便诚心投靠皇上,也不敢相信与任用啊。
如此一来,足见浪军的杀人计策,当真高明。
对此,王浪军也估计秦琼猜到一些,答非所问的说道:“就这样吧。
在此,我想劳烦秦将军带着玉玺,护送公主回归长安,交给李二处理了。
顺便告诉李二,我要一个圆满的答复。”
“呃,好,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