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已经过半,他好像反而并不急于进攻了,而是耐心地绕着对方禁区画弧。球从左边倒到右边,又
从右边倒到左边,司徒琦只扮演个二传手角色。
常小磊也不知是被刚才毕彬的强突吓着了,还是无暇他顾,偶尔断下来球,也很难运作到前场。
双方就这样你攻我守,演练半场攻防。
司徒琦这招,说白了就是引蛇出洞。他想用耐心的倒脚,弄得对手疲于奔命,然后找准空当来个致命一击。常小磊也知道这个打法的漏洞,惟有不惜体力地奔跑,在司徒琦发难之前填上漏洞。
表面上看,常小磊与众队友勤勤勉勉,把自己阵地守了个密不透风,实际上,他们的体力消耗比对手多得多。
司徒琦、毕彬等人只是在轻描淡写地调度、传递,常小磊却多是在无球状态下疯狂奔跑,真可以说是拿绳命在防守。
凌纪安看出了这个潜在风险,但他自问,如果不是常小磊而是他在场上,恐怕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他不禁琢磨,作为整体实力更弱的球队,他们能怎么跟司徒琦去踢。
“好球!”左晓桓一声惊叫,把凌纪安从沉思中拉回现实。原来刚才队友从后场传了个低平球给司徒琦,这球力量很大,接球的话很可能控不住,反而会弹出老远。司徒琦并没有硬接,而是两腿张开,往后一漏。球在经过双腿之间时,他右脚一合,正好拨中皮球。
球被他改变了方向,向侧后方快速滚去,对方后卫没想到他会有此一招,都愣在那里没有动弹。
常言道:敌不动,我不动。这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稳重打法,前提是胸有成竹,一切尽在计算之中。敌不动,我先动,那是先发制人,没准也有奇效。最糟糕的情况是,敌先动,我不动。那就等于在自己脸上写两个字:找抽。
4班后卫没反应过来,毕彬早就心照不宣地窜到两名后卫中间的空当,球到人到,向前一推就是一片开阔地。
4班中后卫大惊失色,急忙回身封堵,却哪里及得上毕彬的速度。毕彬形同单刀,怕越带角度越小,抡
起脚来就是一记劲射!
常小磊在后面看着,心里一凉,情知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