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经济封锁

北宋柱国 布衣相卿 1105 字 11个月前

强军。西夏地处草原沙漠戈壁腹地,地形复杂,条件艰苦,党项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要想剿灭西夏,必须建立一支绝对强大的军队。我认为,朝廷应当建立专门的部门,集中全国的科学家(划掉了)能工巧匠研制杀伤力绝对高于党项的武器,从武器中寻找优势。

利民。唐太宗曰,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西北边民屡屡经受党项人滋扰,苦不堪言,朝廷应当体恤边民,对他们制定不同的税费政策,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仁德。如此,大军压境时,方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帮助。

寇准看到这里,沉吟道:“这大白话说得有些道理,不过没什么新意,都是老生常谈了。”说着又看第三条,一看之下,不禁吃了一惊,这“经济封锁”可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经济封锁。大宋经济发达,物产丰富,而西夏物产单一,很多物资需要与大宋贸易。如果大宋实行经济封锁,断绝与西夏贸易,西夏人挣不到大宋的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内部必然发生骚乱,届时不必刀兵亦可清剿西夏。

寇准将试卷传给其他考官,陷入了沉思。

李继隆等人依次看过了试卷,都低头沉默。

“大家对这位学子的试卷有什么看法?”

李继隆说:“这位学子的试卷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我们这些人,这些年打仗打傻了,只知道打仗就是刀兵之战,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办法,这绝对是个有效的好办法。”

“青盐!”枢密副使钱同光一拍桌子兴奋地说:“放眼西夏,也只有骏马和青盐,他们所有的收入几乎都是从马匹和青盐而来。如果对西夏实行盐禁,不出半年,他们穷也得穷死。”

“钱大人,西夏人穷死是好,可是我们汉人也不能不吃盐啊?”一个翰林学士反问道。

李继隆冷哼一声:“大宋几万里海岸线,煮海成盐,易如反掌,何必非

要他西夏的青盐?”

寇准忽的站起来说:“各位大人,此事重大急迫,诸位与我一同面圣,谏议皇上立刻对西夏实行经济封锁”

上书房内,赵光义捧着凌坤的试卷,居然眼泪汪汪,他流泪不是因为凌坤给他想了个制服西夏的好办法,而是因为那首词。

忆秦娥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