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夜探相府

北宋柱国 布衣相卿 1138 字 11个月前

凌坤摸了摸嘴唇上的牙印,嘿嘿笑道:

“你说今后不许我动手动脚,那不就意味着现在可以吗,难道我理解有误?”

赵明月气极,挥动拳头砸过来:“臭流氓,你敢耍赖,我和你拼了。”

……

蜀国立国之初,百废待兴,作为一国首辅的宰相朱梓骁,全国上下政务都要过手,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即使回到家,也几乎没有闲暇时刻。

蜀国比大宋小得多,但朱梓骁却远比寇准忙得多,原因就是蜀国皇帝王立国治国手段高明,他将政务全交给宰相,将军务全交给兵马大元帅,而自己手里只留有财务。

的确,钱才是一国之命脉,尤其是蜀国这样连税赋都没有的国家。

朱梓骁自幼饱读诗书,胸怀治国韬略,在蜀地小有名气,曾有“小丞相”之称,意思身怀孔明之才。朱梓骁本人也从小志向远大,发愤图强,意欲成就一番大事业。

然而,造化弄人,朱梓骁的韬略与朝廷的八股文明显不是一个套路,整整考了十年,只是中了个秀才。眼看要过而立之年,却一无所成,他悲愤交加,几次想要轻生。刚好这个时候,王小波、李顺造反,邀请他出山担任军师。

朱梓骁考虑再三,在大宋入仕已经绝无可能,与其这样默默耗尽一生,不如跟着王小波造反,无论死活都算一番事业,于是便成为大蜀师。

王小波兵败身亡,朱梓骁被蜀地江湖人士救走,安排在青城山脚下的茅屋中度日,本想就这样了此残生,不料20年后,王小波的儿子王立国又横空出世,带着军队占了川蜀,立了国家,还亲赴青城山邀请他出任蜀国宰相。

朱梓骁惊喜异常,欣然答应,他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为蜀国操持一切,不到两年,竟然将蜀国打理的井井有条,民富国强。他在蜀国更是名声显赫,一时间成了与诸葛亮齐名的贤相。

凌坤已经连续三夜蹲守宰相府,眼看着朱梓骁忙着处理政务,会见各级官员,大笔一挥,花钱如流水,却从来没有表露出钱是从哪来的。

难道蜀国的国库是个聚宝盆,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一夜,凌坤又一次趁着夜色,施展“夸父神行”潜入相府,现在他已经轻车熟路,直奔朱梓骁的书房而来。一般来说,朱梓骁回家后都是在这里办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