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了一会儿,门外又来了一拨身着中原汉服的男子,进店也是要了茶水饭食,静静坐在一旁,只是吃喝。
李婶看这几人来的莫名,举止怪异,不由得心里发毛,拉了拉李老头的衣袖,给他使了眼色。李老头此刻心乱如麻,也是说不出的害怕,只得安慰老婆子去后院料理牲口,自己一人留在大堂照看。
又过了一会儿,门口又有身影走入。看得进店的几人,李老头吓得三魂去了其二,七魄尽数远游,一时不知如
何是好,慌脚乱手地迎上前去。只见这几人头戴方氎帽,身穿无袖背心,外批大红色批单,竟是那吐蕃佛教的大德喇嘛。
李老头这店开在冈仁波齐山下,平日里多见的是苯教的上师,甚少有佛教的喇嘛。今日这群喇嘛进得店来,更是李老头开店几十年未见之怪状。李老头心下害怕非常,却还是硬着头皮上前,仔细招呼。
这几位喇嘛也如前两拨人一般,只要了茶饭,便不说话,做下吃喝。
徐公子两人走到楼梯转角,见这客栈小小中堂之中竟挤了十几人。这些人有僧有俗,有汉有蕃,一应静坐吃喝,席间泾渭分明,丝毫不乱。
徐公子心下警惕,拉住身后少年,两人缓步走下楼梯。
见两人下得楼来,楼下众人尽皆停下吃喝,齐齐转过头来,直直盯着两人,看得两人头皮发麻。只见汉人那桌里站起一人,对徐公子说道:“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两位公子,我们又见面了。”
那徐公子一见这人,顿时眼皮直跳,头痛无比。
这徐公子本名徐方旭,跟着他那少年是他的师弟孙向景。两人乃是苏州长生老人门下。要说这长生老人,就要
从汉朝杨雄说起。杨雄从易经两仪道理中,领悟了三才奥妙,将种种三才变化写在了一本《太玄经》中。唐时一位武林人士从这《太玄经》中读出了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便想将此道理融入武道变化之中,随后此人皓首穷经,竟真写出了一本《太玄经注》,阐述毕生武学道理。后人靠着这本《太玄经注》,竟生生拉了一个邪教起来,在唐玄宗时猖獗一时。后来唐末战火纷飞,这邪教在中原武林围剿之下灰飞烟灭,《太玄经注》也不知所踪。百十年后,长生老人偶然间得了这本奇书,也从书中得了三才武道之变化,一飞冲天。
徐方旭于孙向景两人从苏州走水路到了蜀中,不意间显露了武功,竟被一群人看破出处,自称前朝邪教传人,纠缠两人将这《太玄经注》归还。只是这群人虽然毅力惊人,功夫却是着实一般,几次三番纠缠不成,反被孙向景教训了几回,若不是徐方旭不愿伤及他们性命,恐怕早就死了几遭了。
自两人进了吐蕃地界,这群人便销声匿迹,不再出现。徐方旭早就被他们纠缠得头疼,还暗自庆幸摆脱,想不到今天又在这里相遇。
“几位,早一个月前我就与你们说得清楚,谁出门也不能带着武功秘籍,这《太玄经注》原本乃是在我师父长
生老人手中,你们若是想要,大可去苏州向他老人家讨要。我与小弟却有要事,不能奉陪诸位。诸位为何就是纠缠不休呢?”徐方旭一面揉着眉角,一面打发了孙向景自去一旁用些茶点,省的一会儿路上饥饿。
那人却像没有听见他说话一般,犹自说道:“缘分使然,两位竟然与我们同门入住了这同一家客栈,想必是天道循环,圣典定要回归我教所有。如今我们请了吐蕃佛教大德做主,势要请回圣典。两位还是尽快将圣典归还,免得动了刀兵,惊扰了这一片净土!”
徐方旭闻言更是头痛,他这一行多跟苯教上师往来,极少接触佛教大德,如今竟是被这群疯子请来到此,一时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