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真是这两人身中弥勒教的摄心术,怕是前世不修,今生该着要死,受了空玄方丈一番好言之后依旧不思悔改,那副官犹自说道:“老和尚,你说什么也没用。你等乱臣贼子,今日束手就擒还罢!只怕待会儿天兵一到,要叫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哩!”
“放肆!”只听得空玄方丈身后传来一声暴喝,却是崆峒一位年轻弟子实在对这群人忍无可忍,暗道
“佛有心渡人,人无心自渡”,今日就要给这群朝廷鹰犬些厉害瞧瞧,省的他们这些年来一直以为江湖中人是怕他们的!
也是澶渊之战之后数十年,中原武林因为派遣了大多弟子投身军阵行伍之中,自身实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加上朝廷自那之后对武林管理十分松散,众人也是存一个“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朴素理念,一众高人都是对门下新弟子颇有约束,却是不许他们与朝廷起了冲突。时间过去数十年,当年的事情已经飘渺在历史之中,所知之人日益减少,却是使得朝廷中又部分人对武林人士颇有些看不起,往往欺辱许多。
要是放在平时,这些人被欺负了也就被欺负了。自古穷不与富斗,民不与官争,进城的时候被城门官多说两句,难不成还真要仗着武功,将他的头颅扭下来下酒不成?只是今日这等环境,却是一众中原武林人士齐聚,不说全天下的练武之人都在这里,至少各门各派的精英人物都在此处。那少林空玄方丈又是前
辈中最为德高望重的一位,地位几乎可以与神仙一般的长生老人相媲美。他老人家为此大事考虑,百般容忍,怎奈何这副官真是摄心术根植,失了正常心智,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许多。
众人虽是容忍,却也不是泥巴和水捏成的。饶是空玄方丈那等修为,这下也是觉得有些为难,脸色不甚好看,更是叫得身后众人看着又是委屈,又是难受。都不说弥勒教如何把握这群武林人的心思,就是随便一个读书人站在这里,听那副官一嘴一个“乱臣贼子”,张口闭口的“罪不容诛”,只怕也是要生出火气,要与这副官好生理论一番的。
江湖中人的道理就是拳脚兵刃,所谓讲道理就是三拳两脚,一刀一枪。这副官到得此时,彻底激怒了空玄方丈身后的一众武林中人,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和尚能忍道士也不能忍。就听那崆峒弟子一声“放肆”喝出,随即只见其身形一动,空玄方丈再觉得不好,伸手也已经是晚了。只见那年轻道士两手空空,整个人飞在半悬空中,周身运起气劲,一掌隐约有着
青玉一般地光泽,当即握掌成拳,直直朝着那副官面门打去。
空玄方丈在后面看得心急,知道今日之事不甚简单,只怕背后有着莫大误会。一旦自己这方的人对着公差动手,今日之后却是再不占理,只怕还有诸多麻烦。这老和尚虽然佛性高深,心性也是极好,但也不是那等迂腐和尚,知道朝廷天下的事情规律,原本出来讲和,就是为了以后有机会将事情扳回一城,免动干戈。奈何那副官真是鬼迷心窍,又是百般激怒众人,和尚还没动手,一个崆峒道士便杀了出去。
原本按照空玄方丈的修为,隔空运起气劲倒也能将那小道士抓将回来,只是空玄方丈还未来得及抬手,就看见那边兵丁之中,已有几人竖起了长枪。若是自己一运气劲,将小道士拉住,只怕数十杠长枪就要乘机贯穿小道士的身子,叫他惨死当场,自己却是不好与一众道门同道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