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海霞说:“南生一直把我的奶奶当做亲生奶奶看待!我现在算是理解了!”
燕国华说:“怪不得南生会对我妈那么好!原来当中有这种经历!”
林玉芳对燕国华说:“今天怎么没见你家的老人?”
燕国华说:“我妈去我大姐家里了。”
林南生说:“上次奶奶可是从大女儿家里自己跑回来的,已经是晚上了,还让她一个驼背老人自己跑回来,我是很有意见的!”
燕国华不解的问:“这是怎么回事?”
林南生说:“你家姐姐不会送奶奶回来吗!跑回来还要半个多小时,他们家随便哪个人用电瓶车送她回来只要10多分钟,为什么不送呢?”
燕国华听完,也觉得难为情。
林南生说:“当时我下班刚到家,看见奶奶跑回来,觉得很奇怪。问奶奶去哪里的?奶奶说是去女儿家
的,从女儿家回来的!”
燕国华说:“是我当时忙,没去姐姐家里接奶奶!”
林南生说:“这不关你的事,你姐姐家里有两个女儿,而且女儿都有老公,都是住在她家里的,那么多人,难道么没有人可以送吗?两个女婿整天打牌,不务正业,有打牌的时间没有送老人的时间!”
林玉芳也看出了林南生在这个家中有一定的话语权,至少是有一定的地位,不像在林允财家中那么受人摆布,会意的笑了笑,说:“你过得好,就好!我今天来想跟你说件事。明天我们就回去了。我看了你家的状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困苦,要是有困难,就跟我说下!”
林南生说:“不要了,你们在南京也没有钱。只是有点退休工资,都是不宽裕的人,我们还年轻,有法子自力更生,这个你放心。”
林玉芳说:“你有困难的时候就打我电话!”
这时候,林锁明来了电话,催促大姐赶紧回去,说是你老公来了,还在我们住的小旅馆里。
林玉芳说挂完电话,就匆匆回去了!
燕海霞说:“你的姑姑好像很不错。”
林南生说:“不要过于亲信别人。她过去为了南京户口,嫁了南京人,从某种角度讲,还是没有底线的人。现在只是因为自己老了,也看得开了!不像以前斤斤计较。好在她找的老公还是当兵的,是个很耿直的,我见过几次,穿着老式军装,军用劳保鞋,看样子就很朴素!”
燕国华说:“你姑姑还是不错的,但是过去的事,还是就算了!”
林南生说:“我对一个人的看法很简单,发现一次污点当十次污点看待。年轻时候能出卖自己感情,也难免会对别的事物也有所出卖!对别人的话语,听听也就算了,不足深信!”
燕海霞说:“可是你的姑姑刚才说,愿意扶持你呀!”
林南生说:“即便是善意,或许只是心血来潮,真的要她出钱,就要心理打退堂鼓了,她跟我还没到这种交情的地步,都是嘴上说说而已。况且我也不可能
要她钱。她们都是为钱而回来的,怎么可能轻易为别人出钱呢?”
燕国华继续在旁抽烟,听了一言不发。南生见势就说道:“现在应该要去接奶奶了,我对到海霞姑姑家的路线不熟悉!”
燕国华起身说:“还是我去吧,你们都留在家里!”
燕国华走后,燕海霞就问:“今天我爸是怎么了?”
林南生说:“你爸爸听到林玉芳要扶持我们,就眉开眼笑。但是被我刚才泼了一盆冷水,心里闷闷不乐。我是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燕海霞说:“我爸爸也是心理急,这怪不得我爸爸,也是急着想翻房子!”
林南生笑道:“还不止想翻房子,还想加盖一层!”
燕海霞说:“这加盖一层,变为小楼房,是他一直希望的。他怎么肯轻易放弃?”
林南生说:“这我能理解,可是我们也要量力而行
,现在盖个小楼房,需要好几十万,我们年纪轻轻的,到哪里去弄好几十万回来盖房子?”
燕海霞沉默了一会,就说:“还是以后再说吧!”
林南生说:“你跟你爸爸一样,都还是想盖楼房。可是得考虑实情呀!”
燕海霞说:“可是人家都有小楼房!”
林南生说:“那我们盖三间瓦房,砖头用好点的,墙砌的扎实点,把地基筑的牢点,将来把瓦顶去掉,再在上面加一层,这不就可以吗?”
既然林南生都这样讲了。燕海霞也不能再说啥了!
林玉芳,见了老公,就说:“事情现在都结束了,还来干什么?”
她老公是姓陆,叫展元。是老军人出身,林玉芳虽然图南京户口嫁了陆展元,但是这些年日子过得还很舒心的,陆展元当兵的,为人耿直,又生得高大,长了国字脸。夫妻俩除了不富裕,其他的都一如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