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134 低配靖难之役

【确定了汉王朱高煦造反的情报,张辅请求带兵,直接去捉拿汉王朱高煦这个反贼,但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去平定这场造反。

朱瞻基可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朱允炆,他当年可是和朱棣御驾亲征过。】

朱高煦听到后一脸不屑,他的御驾亲征怎么能和自己当年战场杀敌相提并论,自己当年的英勇决定不比他爹朱棣差。

【按理说,论打仗汉王朱高煦决对能排的上名次,靖难之役他可是有赫赫战功。

但是打仗却不是一个人的事,除了将领还得有兵,除了有兵还得有士气。

当年明太宗朱棣之所以能以少胜多,除了他的大将之才外,与他手下人对朱棣的誓死效忠以及百姓对朱棣的拥护也是有重大关系的。

而且当年朱棣造反可是出师有名,朱允炆刚登基就改了先帝之政,如此让“清君侧”名正言顺。】

【咱们再反观一下朱高煦这边有什么优势。

首先,名不正,出师无名。

朱瞻基是正八经的太子上位,且之前还是朱棣指定的皇太孙,由他坐皇位正的不能在正。

而且朱瞻基对他那些藩王都挺不错,尤其对朱高煦这个叔叔,要在他登基之前半路伏击杀了他的叔叔,不但没惩罚,还赏赐。

朱瞻基也没有乱改他爹的政策,继续与民为利,休养生息。】

朱元璋听到他儿子朱棣的好圣孙,不由点点头,“这孩子不错。”

朱棣听此,更加坚定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凭着这样的好圣孙,朱高炽就必须当太子。

父凭子贵的朱高炽。

永乐年

之前朱棣就听到神迹提过自己的好圣孙,但神迹并未多言。

如今朱棣知道已经为何在有太子的情况下还立了皇太孙,他这个孙子的确不错。

【名不正,言不顺就导致朱高煦手下的兵将没有强烈的造反。

就是俗话说的信念感仇恨感没有拉满。

又不是吃不上饭穿不暖衣,像宋朝那样的当兵等于羞辱,还往脸上刻字那般。

且朱高煦对封地的百姓也不好,之前干了不少缺德事,民心这块也没有。

一支没有信念的大军,怎能打胜仗呢。】

“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哥,给军人脸上刻字,是不是从你开始的?”赵匡美问赵匡胤。

“我改,不都改了吗。”赵匡胤被问的没有底气,这条恶习的确是从赵匡胤开始的,后面一直沿用。

当真是好的一点不学,糟粕全都沿用不废。

【再是盟友,朱棣造反的时候,起码还是有盟友的,和朱棣一条船上的人不少。

而朱高煦这则是自己,朱高燧在之前就弃暗投明,不参与朱高煦的造反,朱高煦的叔叔们更不用说,之前朱棣造反的时候他们都不参与,到了朱高煦这就更不参与。】

卡通朱高煦再次出现,他头上几个大字“有一起的么!”

其他藩王打扮的小人一块道,“不约”

【朱瞻基御驾亲征,很快就包围了汉王朱高煦的封地乐安,所有的城门都被包围起来。

朱瞻基没有直接破城,而是让神机营出马。

神机营有多厉害,咱们就不多说了,只见直接往城里射箭,面对如雨的攻势,城中的军队直接军心涣散,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他们甚至想把朱高煦绑起来交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