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把本生二字去掉便坐实了兴献王是嘉靖帝朱厚熜的亲生父亲,而兴献王这一脉便成为了真正的皇家正统。
也就是众臣眼中的以小宗代替大宗。
怎么说呢,这对文官集团的冲击不亚于当年明太宗朱棣篡了明惠宗朱允炆的位。】
神迹之言再次刺痛了朱棣,明太宗朱棣一生唯一的黑点就是以藩王之名夺位。
虽然济南之战后大多数武将文臣投靠他,靖难之役并没有像神迹所述那般一战到底。
但明太宗朱棣终究还是造反得的天下,这点改不了。
不然明太宗朱棣没让朱允炆进祖庙,朱棣不承认朱允炆,也不承认自己造反。
朱高煦打了一个哈欠,又困又不耐烦。
他就不明白了,亲爹就是亲爹,这有什么好争的,从正德末年争到嘉靖三年,合着这三年啥都没干,光折腾这些没用的事。
有这功夫学明武宗那小子去巡查巡查边防不好么!!
朱高煦挠挠头发,百无聊赖,进入放空状态,不感兴趣,甚是无聊。
他这个状态就和平时念书的状态一般,眼睛是睁着,但是魂已经飞了。
与朱高煦的无聊不同,其他人可听到特别入神。
大礼仪之争面上听起来是嘉靖帝为亲爹争个名分,实际上是皇权和臣权之争。
原本扭成一股绳的文官集团因为大礼仪被分成了两派,谁胜出就代表着谁掌权。
谁能想到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能把帝王心术玩的如此的溜。
弘治年
听文官集团一步步妥协,朱厚照不由佩服起朱厚熜来,原来还能这样瓦解他们。
之前朱厚照用的手段都很强硬,比如建立豹房、长住镇国府、给自己加封大将军抢夺兵权,正面和文官集团硬碰硬。
结果没有打垮文官集团,反而让他们拧成一条绳共同反抗自己。
虽然朱厚照后期也想分化他们,重用王琼来对抗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可那时候为时已晚。
朱厚照打起十二分精神,他得向他这位小堂弟学习学习。
【咱们一起看看嘉靖帝朱厚熜为了接下来的大礼仪之争做了什么准备。
嘉靖三年二月,准杨廷和告老还乡,除掉文官集团首.脑。
同月,准礼部尚书毛澄告老还乡,除杨廷和党羽。
四月,罢礼部尚书汪俊,也是杨廷和党羽。
五月,罢大学士蒋冕。
六月,升张璁、桂萼为翰林学士,二人为“议礼派”首.脑。
随着一系列的罢免升迁,朝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的一股绳的文官集集团分出了两股势力。】
平衡大师!
随着四个大字出现的天幕上,音乐起。
只见卡通朱厚熜从天幕中间冉冉升起,一副道士升天的画面,只是双手一左一右端着碗。
【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张璁上谏弹劾礼官朋党,朱厚熜顺势在左顺门召见众臣。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诏去掉“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中的“本生”两字。
这下亲爹终于是亲爹,而嘉靖帝朱厚熜也成为了大宗正统。】
朱高煦又打了一个哈欠,这下总该结束了吧,神迹赶紧往下说说,实在不行跳过这个道长皇帝也行,听着好没意思。
有没有会打仗的皇帝?打输的也行。
【但这是嘉靖帝朱厚熜单方面的宣诰,众臣自然强烈反抗,他们上书百封,嘉靖帝朱厚熜留中不发。
众臣被逼急了,如当年阻止明武宗朱厚照南巡一般,二百多大臣在左顺门痛哭跪请嘉靖帝朱厚熜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