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之前讲隋朝的时候提过科举,隋朝时期虽然有科举但并不完善,科举的名额由五品以上官员推荐,因此隋朝时期的科举,寒门很难入仕。
咱们看看武皇武则天是如何改良科举制度,为自己乃至后世收集人才。
第一,缩短科举年限,由原本的几年一次科举转变为一年一次,并且增加录取人数。】
秦
神迹讲到这里,公子扶苏不由的想到大宋后期的冗官。
看来不同的政策在不同的朝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适合唐朝不一定适合宋朝,要学会融会贯通才是。
汉
汉武帝刘彻也仔细听着唐朝的科举制度,每一位明君对人才都是求之不得的。
若后唐科举之策可行,汉武帝刘彻也打算推行革新。
宋
“小心冗官。”赵匡美下意识的想到了他们大宋后世的冗官。
“三叔,唐朝的国土大,倒是不怕官员多。”赵德芳道。
赵匡胤……
【第二,增加了殿试环节,加大了皇权对选拔官员的主动权。
第三,创立了武举制度,选文官的同时不忘了选拔武将。
第四,密封卷,就是把考试的名字给糊住,此举一下提升了考试的公平性,这也是最早的匿名疲倦,沿用至今。】
唐高宗李治听到武则天登基后的举措,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从这些举措来看,他的皇后的确比两个儿子更适合当皇帝。
登基之初,除了稳定政权外,最主要的还扩充自己的势力。
当然,不能和李显那样,直接破格提拔外戚,引起公愤。
“这有什么?”李显心中不以为然,不就是改良一下科举,说白了还是提拔自己人。
那和他提拔老丈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么?
唐高宗李治一眼看出李显的不服,他真想晃晃李显的脑子,看看能不能晃出水来。
自己到底造了什么孽,生出如此蠢笨又自负的混账东西。
李旦虽低头不语,但是他内心还是在感叹他家母后的治国之才,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李旦】:母后的确适合当皇帝。
李旦没想到他大逆不道的心声一下出现在天幕上。
李旦……
【科举的改革为寒门之子敞开了入仕大门,破坏了原本的政治格局,武后武则天的势力迅速壮大,并对后世产生了深渊影响。】
武周
听神迹一直夸赞自己母后,李旦寻思眼前这个祥瑞不会是假的吧?会不会是他家母后杀自己的借口!!
李旦心里咯噔一下,他忽然感觉今日就是自己的死期。
不过,正当死亡来临时,他竟然没想象中的那么怕。
李旦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一下就不紧张了,面对自家母后也没了往日的压迫感。
【说完了正面措施,咱们再讲讲反面措施,正是被后世饱为诟病的酷吏政策。】
听神迹提到自己当下正在实行的酷吏政策,一向淡然的武皇武则天皱起了眉头。
她想知道酷吏政策怎会被“饱为诟病”。
李旦忽然又觉的眼前的神迹是真的神迹,不然它怎么有胆量谈酷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