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郁闷,有人比他还要郁闷。
那个人就是河南毕都司。
这位毕都司大人这段时间过得确实很郁闷。刘锦堂还在的时候每个月都会孝敬他一份厚礼,贪污受贿、克扣军饷所得也会有他一份,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但是打从刘锦堂被宰了之后,杨梦龙取而代之,这份孝敬就没了,这小子对官场种种潜规则可谓一窍不通,也没打算去弄懂,就是一门心思的种自己的田,练自己的兵,别说拜会都司大人,连离千户所只有三十里远的县衙都没去过!好吧,不给就算了,反正南阳那地方很穷,也榨不出什么油水来,你不给孝敬我就不给你发军饷和武器,看谁狠!于是都司大人很不客气的把应该发给舞阳卫的兵器和军饷给扣了,等着那小子上门求饶。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那小子没军饷自己挣,没兵器自己打造
,装备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大军不说,还赚得盆满钵满!去年在得知杨梦龙靠卖土豆就赚了十几万两银子之后,毕都司郁闷得想吐血,他一年经手的粮饷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而杨梦龙一发不可收拾,工业农业轮着来,玩得不亦乐乎,舞阳卫以惊人的速度富裕起来,让其他各卫所眼红得要滴出血来。以前大家一样穷当然不觉得怎么样,可是现在一群穷光蛋中间出了一个土豪,心理当然不平衡了!毕都司挖空心思想从舞阳卫弄点油水,却发现舞阳卫简直就是一块铁板,他根本就没法在那里安插亲信!也就是说,不管舞阳卫富成什么样,都不关他的事,你说郁闷不郁闷?
更加郁闷的是,与舞阳卫蒸蒸日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卫所日益衰败,逃亡的军户越来越多了。好吧,这不算什么,有哪年军户是不逃亡的?很难找得到比卫所制度更加糟糕的制度了。关键在于,军户越来越少,可从陕西、山西那边逃过来的流民却越来越多了!刚开始的时候只是逃荒,想逃入河南讨口饭吃,后来发现讨饭太难了,就开始抢劫,如果他们只是抢老百姓也就算了,可是连地方
缙绅、地方官吏一起宰这算哪回事嘛!现在八月已经进入尾声,到了九月,陕西、山西很多地方就会开始下雪,流民必须趁着天还不算太冷的时候翻越重重关山进入中原,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否则雪一下,他们就算不被饿死也得被活活冻死。大批流民涌入无疑让河南的治安形势越来越糟糕,都司大人自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得知有一支流民大军正通过武关朝南阳盆地涌来之后,他的心情就更加糟糕了,这么多人涌入河南,得捅出多大的篓子啊,我的老天爷!
还没完,收到这一坏消息之后,他又接到了朝廷“从各卫所拣选精锐,开赴辽东”的命令。都司大人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咆哮而过。拣选精锐开赴辽东?河南诸卫还有个屁精锐,卫所里连种田的军户都没多少了好不好!
他又开始怀念刘锦堂了。刘锦堂还在的时候还能逼着张千户抓矿工抓佃户,凑起上千人入京勤王,把这份倒霉的差事应付过去了,可现在他上哪找这样的得力助手!他苦笑着对幕僚说:“还开赴辽东呢,就现在这形势,能将
流民挡在南阳境外就算不错了!”
幕僚却眨巴着眼睛问:“为什么要将流民挡在南阳境外?”
毕都司说:“不把他们挡在南阳境外,让他们洗劫了南阳,我们可就人头不保了!”
幕僚却嗤了一声:“这年头剿匪不力,让流寇洗劫州县的多了去了,如果被洗劫了地方就人头不保的位,只怕宁夏、陕西、山西三省的官员从上到下,通通都得杀头!可他们又有几个是掉了脑袋的?”
毕都司若有所思:“那依先生之见…”
幕僚说:“很简单,南阳事,南阳了!马上命令舞阳卫严守各关卡防止流民入境,如果流民洗劫了地方,唯他们是问!”
这个建议正合毕都司之意,他微微点头:“南阳事,南阳了,也只能这样了。那朝廷这道征调令…”扬了扬手中那张要命的纸片,颇为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