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仁兄根本就不懂军事,之所以被扔到陕西去,是因为他嘴贱,在朝廷为如何剿灭流寇而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提出了奇葩的元气论:不能杀人,伤人有伤国家的元气,应该招抚!崇祯大老板一听,乐了,这货挺有头脑的嘛,行,给你一笔钱
,你去招抚流寇吧,成功了重重有赏,失败了,可是要杀头的哟!杨鹤顿时傻了眼,我就是吹吹牛而已,你们怎么当真了!可同僚们一个劲的说别谦虚了,就你了,去吧去吧,硬是赶鸭子上架,把他给撵到了陕西来。没退路了,杨鹤只好硬着头皮,拿出最大的诚意去招降流寇,而流寇们也愿意接受招抚,有饭吃,鬼才愿意造反,天天被官兵撵得鸡飞狗跳啊?于是,在短短一年之内,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境内绝大多数的流寇都接受了招抚,这个全国最为混乱的火药桶迎来了难得的平静,这样的结果,让等着看杨鹤笑话的朝廷重臣们大跌眼镜,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局面一片大好,可惜,仅仅维持了半年。半年后,杨鹤带去的十几万两银子花光了,流寇又没饭吃了,二话不说,反他娘的,而且这次更猛,人数多达三十几万!崇祯大老板勃然大怒,为了招抚流寇,老子连私房钱都拿出来给你了,你倒好,好吃好喝的养了那帮流寇半年,让他们吃得满面红光浑身是劲,半年一过,加倍起劲的造反,你是干什么吃的!下旨把杨鹤骂了个狗血淋头。
杨鹤觉得委屈,我本来就不是打仗的料,就是吹吹牛,过过嘴瘾而已,你非要认真,赶鸭子上架把我弄到陕西来,来了之后我也没偷懒,天天忙着招抚,可现在钱花完了,流寇又反了,我有什么办法?
崇祯也觉得委屈,我看你吹牛吹得头头是道,以为你有两把刷子才委以重任,为了支持你招抚,我连私房钱都拿出来了,凑了十几万两给你,算是对得起你了吧?你倒好,钱花完了,人家立马又反了,你是干什么吃的?
杨鹤委屈,给大老板写信:没钱没粮没兵的,你让我怎么办嘛!
大老板更委屈,有钱有粮有兵我还用得着派你去吗?给锦衣卫写信:锦衣卫,把杨鹤给我抓起来!
就把杨鹤给抓起来了,剥夺功名,发配袁州。
不会打仗的杨鹤让大老板给撸掉了,很会打仗的洪承畴趁机上位,成了新一任的三边总督————事实上除了他,也没有人敢当这个三边总督了。洪承畴可是出了名的猛人,从去年起便带着一支由仆人、伙夫、杂役拼凑而成的部队东征西讨,战无不胜,现在成了三边总督,陕甘宁边军尽数听从他的调遣,简直就如虎添翼,那帮流寇哪里招架得住,被打得屁滚尿流,一窝蜂的逃向山西,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
可有些人,是他们既惹不起也躲不起的,他们流窜到山西,洪承畴跟着升官了,兼领山西、河南两省军务,继续对他们穷追猛打,再加上一个更加凶猛的曹文诏,西北简直没法呆了,大家开始往中原方向流窜,想到中原这边来碰碰运气。
本来这一战略还是不错的,中原承平二百年,兵备不修,卫所烂得一塌糊涂,以农民军的战斗力,攻城掠地易如反掌。但是结果跟说好的似乎不大一样,武关方向,舞阳卫像一道铜墙铁壁一样死死的堵着从陕西进入南阳的狭窄山道,来一波灭一波,来两波灭一双,而在河北南部方向,天雄三卫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大名道上,封死了他们劫掠大名道的任何途径。早在八月下旬,卢象升便接到了有小股流寇进入真定府的报告,让天雄军提前结束训练,准备作战,老回回和混天王的部队刚刚进入真定府,他便将所有骑兵撒了出去,在华北大平原上,在太行山余脉起伏的山麓之间寻找着流寇主力,五千天雄军日行四十里,直扑顺德府与真定府交界处。费了一番波折,游骑部队终于发现了流寇主力,一边死死咬住不放,百般骚扰,一边飞骑传书,卢象升得知后大喜过望,带领部队七十里强行军,终于在卫运河西岸看到了流寇那连绵数里的大营,谢天谢地,总算在这帮蝗虫造成更严重的破坏之前将他们给堵住了!
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将流寇堵住,这些流寇基本上就是他的功勋了。
“希望明天能毕全功于一役,好腾出手去支援辽西。”寒冷的夜风中,卢象升望向北方,面有忧色,“也不知道大凌河城那边怎么样了,真是捏一把冷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