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 再调川军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301 字 11个月前

戚虎在一边静静的听着,一言不发。他的内心同样矛盾,戚家军覆没在浑河之畔的惨状时时在脑海中浮现,那血火交织的惨烈场面,那被鲜血染红的河水,被尸体堵塞的河道,像滚油一样日夜煎熬着他的心,回到关外,领兵出城杀向沈阳,向建奴复仇的冲动日甚一日;可是张春所部的覆没又提醒他,后金八旗的战斗力是何等的恐怖,天雄军出战,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的!到底是复仇,还是避战,他难以取舍,干脆闭嘴不言。

半晌,孙承宗终于打破了沉默:“如果把川军调过来,你真的有把握击退建奴?”

卢象升说:“有!”

孙承宗咬咬牙,说:“好,老夫陪你赌一回,这就上奏朝廷,请朝廷调川军过来!”

戚虎叫:“大人!”

卢象升朝他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了。戚虎知道卢象升决心已下,没法劝了,沉重的叹了一口气,起身告辞,回到天雄军大营找到戚破虏,说:“你马上带上两匹快马,去找小杨将军,让他尽快过来!”

戚破虏吃了一惊:“爷爷,怎么了?”

戚虎说:“卢大人一意孤行,要跟建奴死战到底,我们也只能陪他打到底了!

让小杨将军赶紧带兵过来与天雄军会合,早早作好准备!他早到一天,就多一天休整的时间,战斗力也就强上一分!”

戚破虏听说要跟建奴血战到底,顿时喜上眉稍。在浑河之战中,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只剩下一个白发苍苍的爷爷与他相依为命,这等血海深仇,都刻在骨髓里,到了关外,便像岩浆一样喷薄而出了,他最害怕的就是卢象升畏敌避战,现在听说要打到底,自然十分欢喜,穿上一件棉袄,牵了两匹战马便驰出锦州城,朝后方飞驰而去。

没多久,锦州城门再次洞开,孙承宗派出的信使带着报捷文书飞驰而出,忍受着刀锋一般的寒风朔气,人不离马马不离鞍的朝着北京飞驰。他完全用不着顾惜马力,因为沿途每隔百里就有一处驿站可供他换马匹,这样马不停蹄的飞驰,只消一日一夜就能将捷报送到北京了。捷报自然出自关宁军的手笔,在捷报中,关宁军充份发挥了集体智慧,首先是承认了长山之败,张春所部全军覆没————但是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将全军覆没归咎于张春轻敌冒进,中了建奴的圈套,而关宁军则与天雄军作为第二梯队稳扎稳打,在小凌河南岸与建奴五万大军展开激战,歼敌万余,斩首四百余级,大获全胜,只是因为张春垮得太快,他们势单力薄,没能乘胜追击,不得不退了回来。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关宁军都是有功无过的————有

首级为证!至于孙承宗的奏折就简洁多了,很坦率的承认了长山惨败,丧师五万,然后笔锋一转,送上一个好消息:关宁军与天雄军打了个大胜仗,斩首四百余级!最后,他分析建奴苦战两个多月,兵锋已钝,粮草亦将耗尽,而关宁军、天雄军新胜,士气高涨,再加上舞阳卫近三千精兵即将到达,已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能将镇守关门的那九千川军调过来,敌军可破,大凌河之围可解!

至于朝廷会不会将川军调过来,他心里也没底。

戚破虏就这样跟那位信使展开了速度竞赛。

而舞阳卫,仍然在冒着寒风赶路。他们离锦州城还有三四天的路程,就差最后一哆嗦了。只是,这几天山海关一带下了好几场雨,又下了雪,道路翻浆,对于带了大量辎重的舞阳卫而言,这无疑是非常糟糕的,满载着辎重的马车一个劲的打滑,至于杨梦龙使出了浑身解数,好不容易才运到的四门大炮,更是一个劲的在雪泥里打滚,寸步难行。按照杨梦龙的说法,打仗怎么能没有大炮呢?而舞阳卫现在还没有能力生产大炮,所以路过天津的时候,他使出浑身解数,付出不菲的代价向天津卫买了四门大炮,每门重达两千斤,能发射开工会组织间和五斤重的铅弹,威力巨大,还顺道雇用了一帮炮兵,专门负责伺候这几位大爷。拖着四门大炮赶路是很

威风,但是碰到路况不好的时候就糟糕了,炮车陷在雪泥里,每前进一步都万分艰难!这不,又陷进去了,驭手奋力挥鞭,把骡马抽得哀哀直叫,一群民夫一身泥泞,喊着号子奋力推车,炮车却纹丝不动!杨梦龙有点抓狂了:“怎么又掐进去啦?怎么又陷进去啦?”

王铁锤一脸不耐烦的瞪着这些铜炮,说:“带着这玩意,我们再过一个月都到不了锦州!”

杨梦龙吼:“你哪来那么多牢骚?很闲是吧?让你手下那帮肌肉男过去帮忙推车,马上!”

王铁锤叫:“大人,我们是撼山营!是重装步兵!”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哪怕是一名小兵,拿的军饷都比什长还高,怎么能去干这种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