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大挑战了。
第四:有一定文化者优先。这条一出,简直就是天怒人怨了,你这到底是招兵还是皇帝招附马啊,要求这么严!但舞阳卫表示没得商量,一帮文盲组成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嘛!
这几条撂在那里,注定了舞阳卫想大量暴兵是不大可能的,在这个平民百姓普遍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年代,想要招到大批年轻力壮、家世清白、还要有一定文化的士兵,实在是太难了!好在舞阳卫也没想过一下子就招上几千人,就优中选优,一个个的挑呗,挑上一两年,总能挑足几千人的。
王铁锤带人去了山东。杨梦龙给他的兵员额并不多,就两三百人,但是标准非常高,他想来想去,还是山东大汉兵最适合当这重装步兵————肥水不流外人田啊!自家就是山东人,有这样的好事当然得多偏向山东老乡一点。再说再在山东也乱成一锅粥了,要招几百兵,小意思!
许弓和钟宁再度出发,押送大批杂粮、铁器、茶叶、布匹等货物前往榆林。这差不多都成了舞阳卫的习惯了,每年开春和深秋,都要跑一趟榆林,用自家手上的
物资跟蒙古人交换马匹、骆驼、牛,以填补舞阳卫那由于急剧扩张所带来的巨大的畜力缺口。至于羊,现在他们不大感兴趣了,赶着上万只羊穿州过省这种蠢事也就那个二货做得出来。除了交易,他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招兵买马,只要是符合他们的要求,不管是边军还是蒙古人,他们都敢招过来————没办法,舞阳卫的骑兵太少了,自己从头开始训练又太难,还是直接从边关招省事些。至于忠诚度问题…用杨梦龙的话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而在大凌河之役中,以陕甘宁边军、蒙古籍战士为主的枪骑兵的表示也证实了他的话,这些士兵拿的军饷和所享受的待遇并不比内地出身的枪骑兵高,但是冲得最狠,特别是蒙古人,杀起建奴来比汉人还凶!放着这么好的兵源不要,非要一门心思自己从头开始训练,杨梦龙脑子又没进水!
现在是初春,熬了一冬的边军和蒙古牧民饥寒交迫,狼狈之极,正是招兵买马的大好时机,得抓紧一点哟…
整个南阳掀起了一阵征兵、练兵的狂潮,声势之浩大,令人吃惊。杨梦龙摩拳擦掌,想好好的过一把练兵的瘾,韩鹏和戚虎一眼他眼冒绿光的样子就知道要糟,赶紧连哄带骗的骗他到南阳城上任。方逸之同样是一天一封信,没完没了的催,杨梦龙给催得没办法了,只好很遗憾的放弃了好好的过一把练兵瘾的打算,一脸官司
的到南阳城上任…魂淡,他最喜欢的明明就是练兵啊,为什么大家都不理解他呢!最让他很不爽的是,筱雨芳执意要留在舞阳学校里教书,不愿意跟他到南阳来,以后想见面可就有点难度了。
一脸官司的杨梦龙骑着他那匹在整个南阳都小有名气的、脾气坏得要死的骆驼,带着一帮子心不甘情不愿的卫兵,满肚子怨气的来到了南阳城。
现在的南阳城跟几百年后那座经济相当发达,名列河南第四的大城市简直天差地别,跟杨梦龙见惯了的明代城市没啥区别,一道城墙将整座城给卷了进去,好几万人口就生活在里面,进出一点都不自由,怎么看都有点像监狱。而走在南阳的街道上,可以发现,这里的经济是比较发达的,药材、布匹、鱼米等货物在市面上比比皆是,就是人少了一点,人气不够。他唉声叹气:“人实在太少喽!这么大一座城市才不到十万人口,像什么样子嘛!”
蒋正嘴角扯动一下,说:“大人,这已经算不错了!你不知道南召县吧?整个县才千把户人家,不到一万人,还没有我们一个千户所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