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藩王发疯记5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517 字 11个月前

唐王世子觉得自己的智商被鄙视了:“这还要问?锯啊!”

杨梦龙问:“知道锯是用来干什么的吧?”

唐王世子说:“废话,当然是用来锯木头的!”

杨梦龙说:“你知道就好!现在我来告诉你工厂跟水车有什么区关系,这台机器叫水力锯木机,顾名思议,就是利用水力带动锯子来据木头的!”

一名红毛洋鬼子嘿嘿一笑,用不大地道的汉语说:“这种机械在我们荷兰越来越普遍了。”

朱聿键吓了一跳:“用水力带动锯子来据木头?不用人力了?”

杨梦龙说:“当然要用人力啊,没有人怎么把木头送到锯子前去?没有人怎么开动锯子?它最大的好处就是高效,用人力要锯上半个月的木材,它一天就给锯完了,很省事。”

朱聿键说:“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用人来锯就行了,还可以多养活几口人…”

杨梦龙说:“知道你心眼好,但是做好事也得有钱啊…福克,装好了没有?装好了的话就给世子演示一下这台水力锯木机的威力!”

那个叫福克的荷兰人敲下最后一根铆钉,说:“好了,好了!”扳动开关,果然,在水车在带动下,那复杂的传动系统成功的动了起来,越动越快,带动着锯木机的带锯呜呜旋转。两个洋鬼子吃力的抬来一段直径足有一尺粗的木头,送到锯床前,对准转得飞快的锯子推了过去…让人牙酸的锯木声响彻整个工厂,锯屑喷泉似的扬起老高,在朱聿键近乎惊骇的目光中,这段用人力少说也得锯上两天才能锯开的木材转眼之间就被对半锯开,然后再锯掉边角,改好后继续往锯床推去…不大功夫,这段圆木便变成了一堆板材!

杨梦龙对这个效率很满意:“还不赖,只要河水继续保持这样的流速,这几台锯床一个月少说也能加工两三万立方米的木材了。”

朱聿键凑到锯床前看看这里摸摸那里,就差没趴下去咬一口锯片了。他的心在

狂跳,这还是他头一回看到不必用人力驱动的大型机械,内心的震动就可想而知了!他结结巴巴的叫:“真…真的是用水流带动的!?”

杨梦龙说:“当然!本来电动的是最好的,可惜没有电,玩不来,只好用水力锯床了。还好,水力足够强劲,可以有效驱动这些大型机械,不然就该坐蜡了。”

朱聿键再看看那些正在安装的机械,为之惊叹。这些机械都是杨梦龙和那帮工匠一起捣弄出来的,断断续续的研究了两年,陆续有不少技艺精湛的技师加入,最后还得到了罗本神父这帮洋鬼子的指点,终于大功告成。现在受制于技术,只弄出了水力锯木机和水力煅锤床,像钻床、镗床、刨床这些比较复杂、精密的机械还没着落,得等罗本神父他们从欧洲将车床带过来,大家借鉴一下,才知道应该怎么弄————毕竟杨梦龙这个总指挥也是半桶水,不大可靠的。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足够让朱聿键惊叹不已了。

杨梦龙帮朱聿键办的另一个工厂是铁钉厂。钉子是个好东西,造船建房子乃至做水车都离不开它,而直到现在,中国也没有专门生产钉子的工厂,大多是工匠因地制宜,要么让铁匠需要多少打制多少,要么就用榫接、胶合代替,往往是想买都没处买————“洋钉”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直到晚清中国也没有制造钉子的工

厂。杨梦龙也是吃够了连最寻常的钉子都买不到的苦头,下大力气搞出了一套生产设备,专门用来生产各种钉子。按他的说法,只要开工充足,这个钉子加工厂一个月至少能够生产二十吨钉子。朱聿键对这个一个月能生产四万斤钉子的工厂很感兴趣,当机器调试好后,要求工匠马上开到机器试着生产一些钉子给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