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襄冷然看着儿子,说:“我知道你与杨梦龙有过节,见不得他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但是…我必须告诉你,杨梦龙就是一把最锋利的长剑,没有人能遮掩住他的锋芒,与他为敌,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
吴三桂说:“我…”
吴襄厉声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长伯,你给我记住:想要成为赢家,你必须站在胜算最大的那一方身边,而不是与之为敌————不管胜算最大的那一方是建奴还是大明,或者是杨梦龙!所有的荣辱都不重要,只有吴氏一门的长盛不衰和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
吴三桂那桀骜不驯的头颅终于低了下去。是的,家国兴衰、个人荣辱都不重要,只有吴氏一门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觉悟,他根本就不配接吴襄的班。
锦州城里,祖大寿看着手中的密信,手抖得像秋风中
的树叶,连带的,手中那薄薄的一张纸也抖得哗哗作响。
赢了,赢了。
旅顺明军经寡击众,以弱攻强,居然打赢了,而且还是在野战中打赢了建奴四万精锐之师!
错了,错了!
他按兵不动,对兵部的命令阳奉阴违,一心一意保存实力,彻底的错了!保存实力的愚蠢做法不仅使他错过了一场泼天似的的大功,更让崇祯对他失去了最后一丝好感。以前大明没有能够跟建奴一战的精锐,崇祯对他自然是百般迁就,可以容忍他吃空饷,可以容忍他排斥异己,可以容忍他贩卖粮食铁器等军国利器给建奴,因为崇祯除了关宁军,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部队了。现在倒好,旅顺一战,河洛新军和天雄军崭露锋芒,就连关宁军的死对头川军和东江军,也跟着出尽风头,相比之下,关宁军的消极避战便显得格外的不堪了。有了这么多战力强悍而且
忠心耿耿的铁军锐士,崇祯还会像以前一样容忍关宁军的消极避战和贪得无厌吗?
河洛新军和天雄军强势崛起,用一场比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更加辉煌,更加灿烂的大胜奠定了他们在崇祯,在大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关宁军一家独大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了。
本能的保存实力之举,后果竟是如此的严重!
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听从祖大乐和祖大弼的建议,派一两千人前往旅顺参战,哪怕窝在旅顺城里不动弹,对崇祯,对天下人也有个说得过去的说法!
祖大弼和祖大乐就在他身边。这两位猛将突然发现,大哥好像突然间老了许多,似乎某位神明伸出无情的手,将某些从西从他的体内抽走了。祖大乐低声说:“大哥…”
祖大寿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声音沙哑:“二弟,你是对的…当初大哥应该听从你的建议,出兵旅顺的…”
祖大弼瓮声瓮气的说:“大哥,我们现在出兵都还来得及!海上是我们的天下,我们的部队登船前往旅顺,朝发夕至,方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