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岁的年纪,年轻气盛,凑到一块三天两头就要干一架,一不留神就要爆发群架,真的是头疼啊!好在还有戚虎,也就这个老头还治得住那帮捣蛋鬼,薛思明得以腾出手来,去张罗军队改革。
军队改革的核心就是由冷兵器全部改为热兵器。以前河洛新军是以弩为主要的远程作战武器,现在改为火枪了。这次改革阻力重重,很多老兵对此意见多多,按照他们的观点,火枪这玩意儿并不可靠,很容易出毛病,让敌人冲到面前的话基本上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了…什么?有刺刀?笑话,那把一尺多长的刺刀能顶什么事!总之就是,大家压根就不相信刺刀方阵能够抵挡住滚滚而来的铁骑,这一下子要淘汰长枪兵、横刀手、弩兵,只留下火枪手,对大家都是一个挑战。薛思明当然没有办法说服所有人,所以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给射士换装,以河洛新军的三千射士为基础,先编练一个火枪营,等这个火枪营打出名气了,大家都接受了,再全军推广,强扭的瓜是不会甜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河洛新军的军工体系生产能力是相当惊人的,短短一个月便有一千五百支崭新的前装线膛步枪送到了薛思明的手里,而舞阳军工厂也生产出了一千支步枪,仅仅用了一个月,三千射士便完成了换装。天雄军派来了一个军官团,向他们传授经验,三千火枪手在这些经验丰富的军官的指挥下进行严格的队列、射击训练。这些训
练对于火枪手们来说算不了什么,绝大多数的东西他们都练过的,只是手里的武器被换成了火枪而已。
训练场上枪声终日不绝,火枪手随着军官的口令一次次扣动板机,弹如雨发,那骇人的威力让尚未换装的部队面面相觑,心里嘀咕:看来这火枪的杀伤力比起破阵弩来强了不止一点哟,也许用它真的能够克制建奴的骑兵?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雄军派来的不仅仅是军官团,还有一大拨炮手,他们要在河洛新军的指点下进行炮兵训练,掌握后装线膛炮的使用和维修技巧。天雄军不是订购了二十门85毫米榴弹炮嘛和十五辆火箭炮嘛,这些都是妥妥的黑科技,不经过大量训练是玩不转的。当然,河洛新军的炮兵也是半桶水,好吧,大家一起研究、琢磨吧。
与此同时,军工们还对火箭炮进行了改进。旅顺之战,河洛新军将十六辆火箭炮投入战场,用排山倒海式的射击给后金造成了异常沉重的杀伤,立了大功,但是杨梦龙却对火箭炮的威力很不满意。在他看来,那一战中他打出了那么多火箭炮炮弹,对后金的杀伤却远低于预期,不行,还得改进!碰上这么个坑爹的家伙,那些技师也只能认命了,千方百计的改进了火箭弹的战斗部,加大了装药量,同时往里
面塞了不少钢珠之类的不和谐的东西,以增加杀伤密度。当然,最显著的改进就是把战斗部里的火棉胶换成了一种杀伤力更强的炸药。这种炸药是化学实验室处理焦油的时候无意中弄出来的,经过实验,发现这种黄色粉末遇到撞击会发生猛烈的爆炸,而且还会燃起大火,其高爆易燃的特性加上火箭炮那惊人的火力密度,简直就是绝配了!
这种坑爹的炸药的名字叫“苦味酸”。它本来是要用作漂染布料的染料的,但是化学实验室那帮疯子有个好习惯,就是每次实验的产物都要想方设法的试度看能不能炸,威力大不大,所以苦味酸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在被发现之后充当了一百五十年的染料,直到一次一名苦命的工人拿铁锤去砸染料桶引发一场大爆炸,才被用到军事上。至于苦味酸与铜接触很容易生成高度敏感的苦味酸铜…太好办了,往炮弹内部涂一层蜡,不让炸药与金属直接接触不就得了!
第一批新型炮弹送来后,军工厂的技师吆喝着让炮兵拖来两门火箭炮,装上新型炮弹,然后点火,对准一座小山开火。在数十名军官有些惊骇的注视之下,炮管里发出让人汗毛倒竖的尖啸声,一条条火龙争先恐后的从中窜出,张牙舞爪的扑向三公里外的小山。小山正面猛然腾起一片片耀眼的炸点,随即是一片密不透风的、雷霆万均的爆炸轰鸣,火光冲天,草木被大火卷噬一空,那炼狱般恐怖的情景,让
所有军官都为之骇然…万一自己遭到这等密度的炮击,后果会是什么?简直就不敢想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