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这些部落头人,海都又跑了一趟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将他那套鬼话向这两个部落的头人们讲了又讲。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同样在应州之战中损失惨重,最惨的是察哈尔部,连乌兰察布都给丢了,喘息未定又遇上了黑灾,大量牲畜死亡,一腔怒火没处发泄,得知是贴木儿出卖他们,害得他们损失如此惨重,顿时火冒三丈,没什么好说的,出兵,揍他丫的!
得益于海都那非常“出色”的外交,土默川蒙古三部在极短时间内结成了联盟,拼凑起一万五千人马,准备讨伐贴木儿所部,蒙古大草原上顿时战云密布,风雨欲来。
那么,此时的贴木儿正在干什么呢?
他正在乌兰察布一带参观天雄军开办的牧场。
天雄军开办的牧场颇为壮观,用水泥桩和带刺铁丝网一圈便将方圆数十里的地皮给圈了进去,然后密耕密植,种上一种他们从海外引进的优良牧草,天天浇水施肥,等牧草长好了,就把牛羊赶进来吃,一个牧场的草吃完了,就赶向下一个牧场,一家家的吃过去,等最后一个牧场的草吃完了,第一个牧场的草也长好了。他还看到,有不少用四轮马车改造而成的洒水车在牧场内行驶,看到哪里较为干旱,牧草长势不好的就洒水,这让他瞠目结舌,蒙古人可没这个能耐,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遇上天灾只能自认倒霉。而在养牛场和马场,那些牛和马都被圈养起来,牧民将一车车的饲料运过来投入食槽中。贴木儿凑过去一眼,好家伙,他们投下去的是草饼!这些草饼是用黑麦草和苜蓿草的草粉加入豆粉、豆粕等精制而成的,在投喂的时候还加了一定量的糖和盐,贴木儿看得目瞪口呆,问雷时声:“你们就是这样养牛养马的啊?”
雷时声笑问:“有什么问题吗?”
贴木儿不可思议的摇头:“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养牛养马,非破产不可!你们这到底是在养畜生还是在侍奉老爷啊!?”
雷时声说:“没有办法,现在天气又干又冷,牧草稀少,我们对草原又不是很熟悉,没有办法像你们那样找到越冬的牧场,只好用这种笨法子了。”随手拿过一块草饼掰开给贴木儿看:“这东西在夏天的时候就储备好了的。夏天,牧草长势旺盛,牲口吃不过来,我们就让人把牧草割回来晒干,切碎,然后磨成粉,加入豆粉制成草饼,这样可以一年不坏,等到了牧草稀少的冬季,这些草饼就派上用场了。瞧,这些牲口都非常爱吃,而且吃了之后一个劲的长膘。”
贴木儿说:“它们会吃穷你们的!仅仅是给它们准备饲料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就足以让你们破产了!”
雷时声说:“怎么会!它们吃好了能够多多的产奶,我们将它们产的奶制成奶酪、奶酒、奶粉销售出去,不仅
不会亏,还会赚一大笔钱!”笑了笑,“别忘了,我们有上亿人口,即便一千个人里只有一两个喜欢这些产品,也足以让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了。”
贴木儿愣了半晌,最后长长的叹息一声。春天播种,夏天和秋天收割牧草制成草饼储备起来,冬天拿来喂牲畜,汉人摆明就是在用农耕的方式经营他们的牧场,偏偏这种方式还特别有效,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无可比拟和优势!这段时间他跟天雄军接触比较频繁,越是接触就越是心惊,天雄军的实力太恐怖了,打下乌兰察布仅半个月就打木桩,从大同一直打到乌兰察布,然后拉上铁丝网,硬是制造出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拉完铁丝网,他们开始修路了,先是平整路基,然后运来煤渣铺上,压实,最后开始倒水泥浆,短短几个月便硬生生的修出了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从大同一直通到乌兰察布,这条水泥路和水泥路两边的铁丝网确保了从大同到乌兰察布的补给线路畅通无阻,现在牧场里投喂的豆饼大多就是从大同运过来的,明帝国所展示出来的气魄和意志令他不寒而栗,越是了解天雄军的实力,这种恐惧越是强烈。现在明帝国似乎找到了解决
汉人在草原上生存和发展的难题的办法,正在把草原当成他们的耕地来经营,一步步地实施,这种经营模式不是蒙古人传统的放牧模式能够比拟的,双方在抵御天灾和经营效益方面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现在贴木儿已经不敢奢望能阻止明军进入草原了,他只希望蒙汉两族能够和平共处,汉人在经营蒙古的同时也给蒙古人留一点生存空间,别像汉唐时代那样赶尽杀绝,他就心满意足了。
“这草饼是怎么做的?”他问。
话一出口便发现自己说的是废话。先不说雷时声肯不肯告诉他,就算雷时声肯告诉他,他也做不出来,想要将柔韧的牧草切碎并磨成粉肯定需要异常精密的机器,蒙古人连口铁锅都做不出来,指望他们制造如此精密的机器?太强人所难了。再说了,就算有机器,他们也没有这么多人手去割草、切草、磨粉,每天光是放牧就够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