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密谋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063 字 11个月前

钱谦益捋着胡须,望向张溥,悠然问:“天如,我等发起的倒杨风潮进度如何?”

张溥苦笑:“现在全国上下对我等都是一片骂声了,谁还关心我等在做什么!”

张岱说:“那些村野愚夫都让那贼子给蒙蔽了,听信了他的谣言,误认为我等都是些自私自利、眼高手低、只会党同伐异的无能之辈,哪里还听得进我等的苦口良言!”

在座几位的脸都微微发烫…这些评价放在他们身上可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当然,他们是不会承认的,打死也不

会承认,打不死更加不会承认!

钱谦益拿起报纸扫了两眼,一脸厌恶的扔掉,说:“粗鄙不文,毫无文采,这样的文章也有人信?”

张溥和张岱笑得更苦。《南阳日报》的文章是写得浅显直白,入不了他们这些士大夫的法眼没错,但是普通老百姓喜欢啊!绝大多数老百姓西瓜大的字不认识一筐,谁搞得懂你那些之乎者也?还是白话文好,一看就懂,看不懂的也一听就懂!于是乎,“毫无文采”的《南阳日报》一发不可收入,发行量节节高升,而前段时间的雹灾风波也让这份报纸打响了名气,发行量从五十万份暴增至一百万份,迅速取得了在穷苦百姓中间的话语权。一百万份报纸的发行量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份报纸如果想黑谁,只要一篇文章就能把他黑成墨汁!就算十个看报纸的人里只有一个相信,那也是十万啊,一人一口口水都淹死你!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至少在缙绅阶层无耻、自私这一方面,报纸的支持者可不止十分之一,那是百分之两三百————别忘了,每一份报纸背后都有着好几倍买不起报纸的

人在津津有味的听着读报人把文章念给他们听呢。报纸不光揭发了东林党人的穷奢极欲,更将他们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一些为政举措拿出来鞭尸,这些东西一旦写成白话文再加以分析,绝大多数人都懂了,然后就是一片骂声:你们脑子里灌的是豆浆是吧,有你们这样瞎搞的吗!?

这就让人头疼了。

坐在钱谦益对面一位紫衣白须老者咳嗽一声,声音低沉:“你们到底还要多久才能扳倒那个姓杨的?”

大金主发话了,而且不加任何掩饰的表达了对他们的强烈不满,张溥和钱谦益都额头冒汗,噤若寒蝉,完全没了在千万人面前谈笑风生、出口成章的潇洒。另外几位华服老者同样一脸恼怒的瞪着这些东林君子,对他们的不满意都是写在脸上的。那个该死的杨梦龙,似乎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给他们江南商人添堵,甫一出道就大炼钢铁,直接打垮了江南的钢铁产业;然后隆重推出舞阳井盐,联合登莱、旅顺两地出产的海盐,直接在产量和成本上辗

压淮扬盐商,把盐打成了白菜价;这几年更是用廉价的土豆面冲击粮食市场,所到之处一片哀号,一两银子一石的土豆面粉跟三四两银子一石的、短斤缺两的小麦或者黄谷,傻瓜都知道该怎么选,土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的后果就是粮价一路下跌,哪怕是大灾之年也很难再出现粮价暴涨了;现在这货更加过份,在河洛、湖广大区大兴纺织业,四处搜罗棉花…注意,他们出售的可不是棉布,而是成衣!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山东、河南、湖广等地的棉花价格应声而涨,棉布的成本大幅上升。这下好了,江南地区赖以繁荣的几项产业无一例外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尤其是制盐和棉纺工业,遭到的冲击尤其严重,这两项可是江南商人的命根子啊!现在有人对着他们的命根子死命猛踹,他们如何忍得了!

“吴胜那个吃里扒外的东西就任山东总兵之后,第一时间便跟那姓杨的签了合同,发动山东诸卫的卫所屯垦田地种植棉花,将在三年之内开辟两百万亩棉田!”紫衣老者用手指叩击着桌面,声线平缓,看似毫无起伏,却令人胆寒,“据他们的估计,每亩棉田产棉三十到四十斤,两

百万亩,那就是六千万到八千万斤!两湖和江西同样在积极开垦土地种植棉花,据说天雄军也在蒙古大肆开辟棉田,这些棉花都是供应给那姓杨的,姓杨的故意高价买入棉花,低价销售棉衣、布匹以打压我等,如果让他获得如此庞大的棉花来源,我等将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