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纷繁无比,复杂无比,别说做,光是理清个头绪都叫人一个头两个大。不过隆武朝这批久经历练的人才确实出色,只用了不到一个月,便将新政的框架给搭起来了,接下来无非是各司其职,一点点的完善而已。事实上,在框架还没有搭起来的时候,新政已经开始实施,隆武帝下达了两道命令:
第一:尽快编写一部历书,名为《隆武历》,最迟年底发行。元朝的《授时历》用到现在,已经用了三百年,多有不准确之处,给老百姓带来很多不便,所以崇祯登基之后下令大明的天文官与西方传教士联手,编写《崇祯历书》,截止到现在,这部历书已经完成了大半,可惜崇祯是没有机会发行他的历书了,隆武帝要做的只是将崇祯历
书完善,然后换个名字刊印发行而已。
第二:雇用两千名民夫开凿一条长达数十里的水渠,将山区的清泉引入城内,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难题。北京城内是没有河流的,吃水全靠井,而打出来的井水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的井水质甘甜,有的井水质苦涩,水质好的井无疑是权贵的专利,老百姓想喝口甘甜的井水,难!这一问题清朝同样没能解决,民国就更不用说了,直到新中国建立修建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才算是解决了北京吃水的老难题。隆武帝认真读过历史,认为商鞅徙木为信的做法放到现在效果并不好,想要取信于民,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他们的困难,并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诚意。所以他下令搞的第一个公程就是引水渠,解决京城的吃水问题,一共雇用两千人去修,所雇用的民夫按日发工钱,一天提供三顿饭,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就不信一条长达百里的水渠还不如一根木头显眼,两千多个家庭的宣传敌不过一个徙木少年扛着木头在城里逛一圈!
“看样子我可以放心的偷懒了。”杨梦龙看完工程进
展报告之后伸着懒腰对隆武帝说,“皇帝老大你已经学会从事情的本质着手,用最简单的法子去解决最复杂的问题了,我辞官回去玩上几年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
隆武帝满头黑线:“做梦!新政肇始,千头万绪,国家又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朕都恨不得把自己劈开当成两个来用了,你居然还想偷懒!?除非朕死!”
杨梦龙说:“哎呀,老大,其实很多事情你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的嘛,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你盯着个大方向就行了,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干嘛?”
隆武帝没好气的说:“朕现在盯的就是大方向,不插手细节,就这样还是累得半死!如果朕像太祖那样事事劳心,早就呕血而亡了!总之,你别想偷懒,老老实实留在朝里贡献力量!”
杨梦龙咕哝:“我留在朝里干毛,我什么都不懂…”
隆武帝哼了一声:“你是什么都不懂,但是你知道怎么让懂的人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