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军集体蒙了,这他妈跟说好的不一样啊!你们说只要我们跟着你们干就能成为开国功臣,有这份从龙之功,荣华富贵自不待言,子孙后代也跟着受用无穷,你们当初是这样说的!可是现在你们一败涂地不说,还搭上了我们的主力,输光了所有家当之后就逃往深山老林,我日啊,你丫这不是坑爹,分明就是万人坑!
愤怒的关宁军派出军使直奔沈阳,责问代善:“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打不过了,就想扔下我们逃跑是吗!?”
代善的回答很简单:“大势已去,我们不得不为将来作打算!你们也可以将你们的家眷送过来,和我们一起迁往宁古塔,明军几年之内都打不到那里,宁古塔暂时还是
安全的!”
面对代善提出的建议,关宁军将领除了翻白眼还是翻白眼。逃往宁古塔?开玩笑,他们连宁古塔在哪都不知道!不过有一点他们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越往北就越冷,宁古塔绝对不是什么好地方,打死也不能去!
这就是关宁军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清军输光了所有家当还能逃往宁古塔,甚至干脆翻山越岭逃到外东北,这些地区气候寒冷,遍布着丛林沼泽,只要逃到这些地区,明军基本上就拿他们没办法了,他们的祖先就是在这些地区走出来的,现在不过是返回故地而已。可是…关宁军不行啊,让他们迁到宁古塔甚至外东北那些千里不见人烟的鬼地方去,躲在不见天日的密林里像野人一样生活,还不如杀了他们好了!
清军是靠不住的,关宁军必须自己寻找出路了。
可是,出路在哪?
眼前一片黑暗,他们还有未来吗?
跟被恐惧和绝望笼罩的沈阳不一样,辽东半岛现在已经熬过了寒冷的冬季,大地重现勃勃生机。金州、复州、旅顺、盖州,到处都集结着成千上万的军队,海面上帆影穿梭,每天都有大量海船从烟台和天津倾泄而出,满载着民夫、物资、武器装备,劈波斩浪抵达大连湾,而在营口一带游弋的战舰数量也越来越多,辽东半岛可谓战云密布。但是辽东半岛的百姓却没有半点惧色,相反,一个个都激动不已,嗷嗷叫着要从军,打回沈阳去!清军主力已经完蛋了,光复沈阳不再是梦想,这些离开故土已有数十年的辽民怎能不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还有河北、山东甚至山西等地的商人。按照隆武新政,全国土地将重新统计、分配,他们名下的田产必须低价卖给国家,然后由国家卖给老百姓,从今以后土地禁止买卖,这一点让他们很不满。但是…但是辽东辽西的土地可没有这样的限制啊,杨梦龙说了,
克复沈阳之后将会把辽地划分为三个省,这三个省的耕地将低价出售,先到先得!消息一出,那些为土地被收归国有而心怀不满的商人集体眼冒绿光,我靠,这么肥一片土地,随便买下一块再经营个十来年,整出一万几千亩良田那是等闲事耳,这块地是可以作为私产留给子孙的,当然,要交税。至于辽地苦寒…商人们表示这都不算事,不是有暖气、壁炉神马的嘛,怕个毛!这帮嗅觉特灵的家伙嗷嗷叫着,拉着一船船物资一窝蜂的往北方跑,争着抢着将这些物资赠送给国家,给钱也不要,条件很简单:等打下辽地之后让我挑块地就行了!一时间,海量的物资以排山倒海之势涌来,几乎要将大连、天津的码头给淹没了。刚开始的时候从天津出发的海船在运送武器的同时也运一部份物资过去,很快就变成只运武器了,再后来,运武器过去之后他们还要从大连那边运一船物资回来。再后来,天津官员怒吼着让他们别再运物资回来了,不然的话,码头就要被堆平了!
不得不说,中国老百姓的土地情结真的是太严重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卢象升还好点,东江军将领则是瞠目结舌,不知道该如何吐槽了。好不容易,毛永俊才苦笑着说:“老子打了十几年仗,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局面!”
尚可喜也是苦笑:“是啊,想当初毛帅求那些商人赊些棉布粮食给我们东江军他们都不干,害得我们天天饿死人,都快啃人肉了!可现在朝廷明明什么都没有做,他们就抢着将物资一船船的送过来,生怕我们不肯收下似的…这反差怎么就这么大呢?”
有用不完的物资固然值得欣喜,但是看着码头上堆积如山的物资,再想想毛文龙时期东江军大批大批地饿死的惨状,大家在欣喜之余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如果当初也能有这么多物资,不,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他们何至于被打得丢掉几乎所有地盘,只剩下几个海岛可以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