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各方反应

明末混球 流光飞舞 2067 字 11个月前

阿巴泰悚然:“明军的炮兵竟强大到这种地步了么!?”

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将最后一丝力气从体内抽走了一般,代善无力的坐下,喃喃自语:“一天…仅仅一天…”

议事大厅里是死一样的寂静。本来,代善召集所有贵族过来就是要他们放弃经营了几十年的田地,迁徙到宁古塔那边去,绝大多数贵族都对此表示反对…宁古塔那边是什么鬼样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在沈阳这边享受惯了繁华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回到宁古塔重新过回野人一样的生活,还不如杀了他们好了!他们强烈反对代善的计划,甚至要求让溥洛那支军队护送庄妃和福临回来,与沈阳共存亡!这些贵族的想法很简单,以前明军也没少威胁过沈阳,但最终不都是被打得落花流水么?没准这次也是一场虚惊呢?没准这次他们还能重现努尔哈赤的辉煌,全歼明军呢?这座城市他们经营了几十年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就这样放弃了,岂不是太可惜了?可是现在,他们完全被吓破了胆子,压根就不敢再肖想守住沈阳了!山海关有多坚固他们是知道的,明军打下这天下第一关也仅仅是用了一天,那么,他们打下沈阳需要

多久?或者说,沈阳能在他们的重炮猛轰之下支撑多久?

这个问题,最好永远不要有答案。

阿巴泰环视众人,沉声问:“还有反对迁徙的么?”

无人回应。

迁徙到宁古塔是九死一生,而留在沈阳则是必死无疑,这就是等死跟找死的区别。换作是你,你会选择等死还是找死?

面临着同样艰难的选择的,还有南京小朝廷。

明军攻陷山海关的消息传回北京,朝堂之上并没有起什么波澜,在隆武帝及文武百官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了,三个军团的精锐,近百门陆战火炮,十几艘战舰,如此强大的实力去打一支据守山海关的残兵败将,速战速决不叫新闻,没打下来才叫大新闻!因此杨梦龙拿过战报看了一眼,咕哝一句“比我想象的要快一点”,然后就扔到一边,继续睡他的回笼觉,而隆武帝看完之后也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打得不错,让报纸刊登出去吧。”然后继续处理政事,就好像只是让人做碗面条吃一样。

朝廷中枢淡定得很,可民间淡定不起来,明军一天之内攻陷山海关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播开去,整个京城“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落,一浪高过一浪。换作以前的明军送回这样的捷报,老百姓肯定怀疑那些臭丘八又谎报战功了,但是对这份捷报,他们却不会有半点怀疑,因为打山海关的是河洛新军,天下第一强兵!这支劲旅打出何等夸张的战果都不足为奇,要是没有打赢那才叫新闻咧!可即便是这样,一日攻陷山海关仍然让老百姓为之振奋,纷纷说:“这才是真正的强军!这样的军队才配叫天子羽林!如果崇祯爷肯早点动用河洛新军,大明怎会有这样的劫难!”

消息迅速扩散到整个北直隶,老百姓在惊讶之余也倍受鼓舞,都说没想到朝廷的军队强悍到了这种地步,有这等强兵镇守边关,大明必定能四海清平,万国来朝。只有经历过战乱的人才知道和平的可贵,大明百姓经历了一次可怕的战乱,险些亡国的厄运至今仍让他们不寒而栗,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越发深刻的认识到原来军队在边关的胜负对他们竟是如此的重要,这在以前是未曾有过的。

不过,当消息传递到南京的时候,反应就不大一样了。那位倒霉倒到姥姥家,被群臣硬扶上皇位变成傀儡的弘光帝朱以海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骇得面色煞白,魂不附体,喃喃说:“山海关一天就被攻破了么?那南京能抵挡住几日?天亡孤也,天亡孤也!”

周延儒、阮大铖、马士英等一众大臣更是面如土色。是啊,山海关这等雄关在河洛新军面前尚且不堪一击,南京又能抵挡几天?南京城墙远不如山海关坚固,南京的武器粮秣储备远不如山海关充足,南京的兵…算了,任何一个稍稍懂点军事的人都不认为那些守卫南京城墙的士兵算是军人!朝廷大军步步紧逼,己方内忧外患,这形势简直就到了让人绝望的地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