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仁”…不管后来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怎么粉饰怎么妙笔生花,十字军东征说到底都是一次武装大移民,一次持续了两百多年的劫掠,说得再好听也没用!如果仅仅是抢阿拉伯人也就算了,关键是这帮孙子连自己人也抢!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生活在中东地区、同样信奉基督教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就倒了血霉,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狮心王理查先是纵兵抢掠西西里半岛的千年古城墨西拿,接着又占领了塞浦路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更牛了,一家伙就把当时的欧洲最为发达的千年帝国拜占庭给灭了,从拜占庭抢夺的财物相当于当时英国七年的财政收入,这还是那帮蠢货不懂得搜刮的结果。在那场抢劫狂潮中,无数传承千年之久的艺术珍品,比如说文稿、图书、名画、雕塑等等,有很多还是古希腊时代留下来的,价值连城,但是在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十字军看来这些都是无用之物,烧的烧砸的砸,破坏得一干二净。搞笑的是在那场浩劫中残留下来的一点艺术品残片如今都成了欧洲各大国家级博物馆中的珍藏,如果当时的十字军文化水平高上那么一点点,将那些艺术珍品完整年弄回欧洲去,他们的战利品价值不知道得翻多少番。说到底,欧洲所谓的骑士精神只是针对自己人的,没有办法,除去俄罗斯之外整个欧洲就这么大一点,各国之间彼此通婚,搞不好敌方的统帅就是自家女皇的外孙,自家皇帝是敌国皇家的外甥,说到底都是自家人,能下死手么?但是面对中东穆斯林和美洲、东南亚土著,他们可是从来都不会讲什么骑士精神的,真把他们干过的好事一一写出来,那简直就是反人类了。对此凯瑟琳心知肚明,有心辩解却不知道该怎么辩解
,只得气急败坏的叫:“你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
杨梦龙耸耸肩,果然不说话了。
凯瑟琳对他恨得牙痒痒的,但是又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还得从他这里买大炮呢,而且这货卖给她的大炮跟垃圾差不多,沈阳之战已经让她充份意识到杨梦龙高价卖给她的大炮到底有多垃圾了,为了威尼斯城邦共和国,为了丹多罗家族长久的利益,她必须尽一切办法买到这些先进的大炮,哪怕一门也好!所以她很大方的不去跟杨梦龙计较,兴致勃勃的跟红娘子说着她在辽东的所见所见,除了反复描述明军那庞大的炮群同时开火时那堪称史诗一般的场面之外,她对辽阔的东北大地也印象深刻:
“那片土地真的是太肥沃,太辽阔了!”她不无夸张的说,“我骑马沿着平原跑了三天三夜,根本就看不到尽头!直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辽阔的平原,欧洲任何一位国王看到这片平原,都会妒忌到发狂的!”
红娘子说:“东北我也去过,是很平坦辽阔,但是太冷了。”
凯瑟琳说:“根本就不算冷好吧?放在欧洲,这样的气温完全正常的好吧?你们中国人就是过得太舒服了,否则绝不会把一块条件这么好的土地视为畏途的!”
红娘子耸耸肩:“也许吧!对了,凯瑟琳,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凯瑟琳瞟了杨梦龙一眼,说:“还能有什么打算?继续努力,办好总督交代我办的事情,还能偷懒不成?”
红娘子也看了一眼杨梦龙,莫名的想笑:“我看这事你恐怕很难办得好了。”
凯瑟琳发狠:“我才不信这个邪!”
杨梦龙面无表情,却在心里狂叫:“我求求你赶紧信这个邪,及早放弃吧,别再缠着我了!”
这是不可能的…
一路走走停停,用了两个星期,终于回到了河洛地区。
战争的阴影尚未消散,河洛地区便恢复了活力。在明媚的阳光下,片片麦田绿茸毯似的在脚下铺开,一直铺到天边,天气还是很旱,水车和汲井在不停的运转着,提起来的水顺着水泥沟渠快速奔流,在甘美的水流的滋润下,麦苗茁壮成长,生机勃发,跟京津一带的破败形成了极鲜明的对比。工厂的烟囱终日不绝,喷吐着白烟,水力带动庞大的机床,金属加工厂中砧锤相撞之声一刻都没有消停过,水力纺织车飞快地“吐”出一尺尺精美的棉布和亚麻布,木工厂的圆锯飞快转动将一段段圆木锯成板材…大道是满载着各种货物或者原料的马车络绎不绝,当真称得上是车水马龙,这繁华的景象,让人看着就心花怒放。凯瑟琳惊叹:“这场大战对于河洛地区似乎没有任何影响啊!非但没有影响,还使它变得更加繁荣了,真是个奇迹!”
杨梦龙说:“这算什么奇迹?这明明就很正常好吧?战争财最好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