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号速度极快,只用了二十多天就抵达了天津,这样的速度着实让人咋舌。杨梦龙可没有心情在天津停留,一下船就带着凯瑟琳直奔北京。
北京凯瑟琳来过好几次,每次都会为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所震惊。不过以前她都是以游客的身份进入这座城市,现在却是以威尼斯使者的身份,身份不一样,心情自然不一样了。面对那壮现的城墙和宫宇,她心中忐忑不安,要不是杨梦龙就在身边,恐怕她还得花更长时间才能鼓起足够的勇气进入北京。
两年了,北京变了很多,大多数街道都拓宽了,变成了水泥路,整洁美观。很多飞桅画栋的底第被拆掉了,变成了用钢筋水泥和红砖砌起来、外贴瓷砖的楼房,一幢就是一座要塞。排污管道和自来水管道已经覆盖了大多数街区,尤其是自来水管道,那可是从密云那边一路铺过来的,以前对于北京人来说密云那边甘甜纯净的
水是很奢侈的东西,现在它已经成为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非常方便。不过在很多显眼的地方都钉着牌子,上面用红漆写着“节约用水”,提醒市民要节约。几乎每一个街区都办了工厂,有纺织的,有制衣的,有做皮具的,有做粮食加工的,品种齐全得很。酿酒厂数量激增,这也间接的证明北京缺粮的历史已经彻底过去了,大量磷肥和粪肥使得粮食产量激增,北京周边地区输送的粮食便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了,剩下的缺口则优先从辽东购买,鼓励更多的人移民过去开拓辽东嘛。现在粮食的价钱低到让人难以置信,而且还在一路下跌,供过于求了嘛,没办法,朝中一些官员甚至开始担心粮食价格这么低会不会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北京地区的大工程还在继续。水利是重中之重,北京、天津两地大力修水库、打灌井、挖水渠,全力以赴确保农业用水。最大的工程是密云水库,皇帝下令要截断河流在上游修建一个巨大的水库,大到百年一遇的洪水都冲不垮,洪灾的时候可以防洪,旱灾的时候可以开闸放水,这项工程得到百姓的热烈支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忙得热火朝天。第一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第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准备,估计最多十年,这项伟大的工程便将竣工,投入使用,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大家心气想不高都不行。
凯瑟琳喟叹:“真有活力…真好,能拥有这么强大的活力真好!”
杨梦龙说:“我们从来都不缺乏活力,只缺乏有脑子的领导者。”
在那一直空置着的元帅府里住了一晚,第二天,杨梦龙带着凯瑟琳直奔皇宫。凯瑟琳有点不安:“要不要先让宫廷的官员通传一下?皇帝陛下不一定有空…”
杨梦龙撇嘴:“得了吧,我去见他从来就没有通传过,他不上早朝的时候就到御书房找,一找一个准。”
凯瑟琳很胆心:“他会不会怪罪我们无礼?”
杨梦龙一百二十个不屑:“是什么让你产生了那个家伙很重视礼节的错觉?在他眼里绝大多数礼节跟屎没有任何区别好不好?”
凯瑟琳可不相信:“我才不信!我又不是没有晋见过皇帝陛下,他可是非常严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