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兵马!
孙策脸色一变,神情顿时又阴沉了一下。
孙权也流露出不悦的表情,皱着眉头道:“听闻公瑾在十天时间里,就征召了近四千新军,为何只派一千人来增援,这点兵马顶什么用。”
孙策也甚是不满,但怀着不满的情绪,等到了那一支援军抵达。
片刻之后,一将飞奔入城,称是周瑜所派副将吕蒙,前来求见孙策。
“叫他上来吧。”孙策拂手不悦道。
片刻之后,那年轻的武将吕蒙,飞奔上城,来到孙策跟前,从容一拱手:“末将吕蒙,拜见大王。”
“吕子明,本王令公瑾尽起新军前来增援,他为何只派了你前来,还只带了一千兵马,其余兵马呢?”孙策不满的质问道。
吕蒙忙一拱手:“禀大王,周都督说了,建业已失,就算他率全军来援,以我军现有的兵力,也绝非是那陶贼十几万大军的对手,这个时候再坚守吴县,已经没
有任何意义。”
此言一出,孙策脸色立变,沉声喝道:“周公瑾什么意思,难道就因为陶贼势大,本王就不守吴县了吗,不坚守,难道继续撤吗,他以为陶贼会善罢甘休不成,我们还能撤到哪里去。”
这时,孙权也附合道:“王兄所言极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已无路可退,只有抱着必死决心坚守吴县,尚有一线生机。”
面对孙氏兄弟的斥质,吕蒙也不慌张,只拱手道:“实不敢瞒大王,末将也曾向都督这样提到过,不过都督说了,他已经在钱唐城布下了复国之策,请大王留一将坚守吴县,争取最后的时机,大王率余军速速赶往钱唐会合。”
复国之策!?
听到这四个字,孙策顿时眼前一亮,仿佛于黑暗之中,看到了一线曙光一般。
孙权的碧眼中,却掠过一丝疑色,问道:“周公瑾在会稽到底征召了多少军马?”
“都督共召集了四千新兵,还有一百多艘战船。”吕蒙如实答应。
孙权眉头一凝,“就这点兵马,周公瑾能布下什么复国妙策?”
“这个嘛…”吕蒙迟疑一下,无奈道:“末将也无法看出都督的想法,想来他必有玄妙之计,是末将所无法想到的,还请大王务必相信都督吧。”
“王兄,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孙权也不好做决定,只好望向了孙策。
孙策沉吟不语,负手踱步于城头之上,时而看看北面建业方向,时而又望望南面的钱唐方向,神情犹豫不定。
坚守吴县,虽可做最后垂死挣扎,他却实没有把握,能守得住。
毕竟,连建业都失陷了,何况区区一座吴县。
但若前往钱唐,他又实在想不到,周瑜只凭几千兵马,百艘战船,能布下什么扭转乾坤的妙计。
思来想去,权衡了许久,孙策终于停下了脚步。
蓦然回首之时,他的脸上,只余下了残存的决毅,深吸过一口气,咬牙道:“好吧,本王就最后再相信公瑾你一次,我大吴国的存亡,本王就全托负在你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