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上尉,你看那边!”小上海指着不远处的一处水面上说,只见那水面上,水花不断翻涌,一条人影正在不断向着小艇游来。
“把船开过去。”袁志文说。
不一会儿,小艇开到了那人影处,那人一搭船弦爬了上来。
“袁上尉,你果然没有食言。”
说话的人正是陈三虎。
当看到陈三虎并无大碍之后,袁志文不由一笑,口中说道:“三虎,干的好!”
“王明升怎么样了?”小上海问。
陈三虎神色一黯,有些哽咽的说:“老王按响了炸弹,与狂云号同归于尽了。”
“走吧。”袁志文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与小上海等人开头小艇开向了远处,此时的日军正忙于狂云号的救援,混乱中,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这艘小艇的去向。袁志文成功的将小艇
驶到了中国守军控制的区域。
号称永不沉没的日军巨舰狂云号终于被中国人击沉了,狂云号的沉没给了日本人以重重的一击,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神话终于破灭了,当得知狂云号沉没后,后方的军民欢声雷动,击沉狂云号,极大的鼓舞了广大中国军民胜利的信心。
各大报纸纷纷刊载了狂云号沉没的消息,《大公报》对击沉狂云号的经过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在司徒音的笔下,击沉狂云号成为了一个传奇,杨玉坤、王明升、姜仲元、赵二宝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而击沉狂云号的设计者袁志文更成为了传奇性的英雄,他与许老鬼、小上海、陈三虎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由于此事影响过于巨大,司徒音的文章又妙笔生花,所以,她的这篇文章引发了各国报纸纷纷转载。
英国《泰吾士报》、法国《法兰西日报》、美国《华盛顿邮报》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社评。
《华盛顿邮报》的社评很是精僻,它的社评上说:中国是东方一个神秘的古国,有着四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要长几十倍,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在过去的历史中,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强大的所在。
在极尽辉煌之后,中国在近代受到了各国不公正的待遇,然而在各大强国刮分世界的浪潮中,中国却独存了下来,这不得不看出中国人较之其它亚洲国家的强大。
现在,中国人正面临着日本人的入侵,在优势的敌人面前,他们并没有气馁,也没有害怕退缩,而是勇敢的站出来与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1894年的甲午海战,以中国的惨败,日本的获胜而告终,战后,中国向日本赔偿了两亿两白银的军费,日本将这笔款项的62%用于军队的扩建,正是利用这笔款项,日本在1897年向英国订购了狂云号装甲巡洋舰。所以从某些意义上说,狂云号
是日本战胜中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