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朝堂争议盛

众人都有些纳闷,可转眼一想,马上就明白了,丁伟不是很能打吗?那好,上谷现在还在鲜卑人手中,就给你加封上谷太守,你去把上谷夺回来呀!

“臣附议!”司徒王允率先支持。

“臣等附议!”大将军何进,太傅袁隗也紧随其后。

“臣再提议,如今代郡太守已逃,臣闻此战中,太史慈亦立下大功,臣以为,当封其为代郡太守。”廷尉张钧突然又说出一个足以震惊整个崇德殿的提议。

张钧为什么会有此提议呢?原来张钧为人正值,为官更是清廉公正,他最恨那些冒功领赏之辈,他从心里就不相信郭勋和丁伟的奏报是真的。可是,皇上相信,张让相信,谁都不可能再反驳。太尉杨彪的话让

他马上有了主义,火上浇油,让太史慈做代郡太守,你这么有能耐,就把代郡也打下来吧!

太史慈一介白衣,一下子升为一郡太守,要是以前是个名士还说的过去,可是他只是个少年,没有任何名声。

汉灵帝一下子给弄闷了,只能习惯性看了看张让。

张让在朝堂多年,早己成了人精,他一合计,觉得此法甚好。如果丁伟和太史慈真能将上谷和代郡守住,那幽州就可以多卖出许多官了,上至太守,郡丞,长史,校尉,甚至刺史,别驾,督邮,下至县令,都尉,这得收多少钱啊!于是赶紧向灵帝点了点头。

“准奏!”灵帝下旨,“谁可去幽州宣旨?”

“臣以为,幽州路途遥远,且烽火遍地,各位中常侍难忍路途巅簸,黄门侍郎荀攸可去宣旨。”杨彪连传旨人都想好了。

那些中常侍或小太监,只要给钱,什么话都会说,黄门侍郎荀攸,博学多才,为人正值,只有他去,才能搞清楚蓟县大捷的内幕。

可是,时间不长,荀攸回来后,又带来了让众人更加难以置信的消息,上谷大捷,丁伟火烧鲜卑连营,大败鲜卑王和连,斩敌四万余人,鲜卑军全部退出幽州。

这一下,众臣无言了,荀攸的汇报和后到的丁伟的捷报没有任何不同,也无人再敢怀疑,尽管他们心里还是不信。

而最让皇上高兴的还是第三封捷报,丁伟三千兵士,深入鲜卑境内一千二百余里,于弹汗山下,斩敌一万五千,救回十万百姓!

当这封战报出现在朝堂之上时,整个崇德殿先是一片哗然,随后雅雀无声。

“众卿可有何话说?”汉灵帝望了望下面一个个目瞪口呆的众大臣,心里充满了无限满足感,“大将军,太尉,太傅,迋尉,你们四人下去之后拟一份关于对丁伟如何封赏的奏章,五日后朝议,退朝!”

汉灵帝第一个离开崇德殿,迫不及待的冲向后宫。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让汉灵帝最

近精神大振,在后宫大发龙威,几乎日夜耕种,不要说那些妃子美人了,连一些宫女都受到了恩泽和宠幸。

五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这天,汉灵帝正在长秋宫,刚刚征伐完一个妃子,余兴还未消,张让在门外禀报。

“陛下…”

“让父有何事呀?”一般在这个时候,无论谁打扰了皇上的雅兴,那都是非常危险的,可是张让却可以,一是因为皇上对他非常宠信,只要看见他就不生气,二是他的时机拿捏得非常好,知道在这个空档,灵帝要稍稍休息一下,可以进言。

“陛下,今天该上朝商议丁伟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