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将军,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诸位将军建功立业之时,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我自知并非名主,也无意于做这称霸一方的诸侯,只是恳请诸位,看在以前,家父对诸位不薄的份上,助我出兵诛杀公孙瓒,为父报仇之后,诸位便可各奔前程,另择明主。”
“少将军即使不说,我等也定要为先主公报仇雪恨,否则便是不忠不义之徒,今我等在主公灵前盟誓,今生誓杀贼人公孙瓒!”齐周第一个说。
“好,我们就此盟誓!”其他三人也一起呼应。
四人盟誓之后,可是想到眼前的情况,又有些发愁,他们现在有七千多兵士,但是被张扬的五千大军挡着,这且不说,若要硬冲也是可以,但后面又有高览的五千大军虎视眈眈。
“少将军,如今要脱困,只有去找冀州牧韩馥,我愿陪
少将军走一趟!”田豫说。
“如此少将军会不会有危险?”齐周有些担心。
“不会!”田豫坚定地说,“还是那句话,此一时彼一时也!”
果然跟田豫所说的一样,冀州牧韩馥先是对刘虞的死表示痛惜,然后又安慰了一番刘和,不但同意借道,而且还让大将高览,带着五千兵马,护送刘和一直出了冀州。高览和他的五千兵马,也顺势驻扎在了安平国。
高览在安平国一驻军,钜鹿太守张扬,可就有些坐不住了。明眼人一看就清楚,这支军队的目标就是钜鹿。
最后张扬与麾下大将杨丑商议,决定向渤海太守袁绍求救,让他出兵,设法牵制高览,最好能让高览离开安平国。
刘和来到渤海国时,袁绍派许攸等人将其迎入太守府,照例又是对刘虞的一番痛惜。之后,谈起攻打公孙瓒的事,袁绍马上赞同。
于是,袁绍让主薄陈琳写了一篇《讨公孙檄文》,历数了公孙瓒的数条罪状,最后打起刘和的旗帜,以为父报仇为名,准备出兵北进幽州。
而在这个时候,袁绍又收到了张扬的求救信,与手下众谋士一商良,决定派大将麹义和谋士郭图率领五千兵马,
进入钜鹿,逼迫高览退兵。
渤海城外,袁绍誓师北伐,兵分两路,一路由刘和率领他的七千兵马,大将朱灵率五千渤海军,借道青州,直逼广阳。另一路由袁绍亲自统帅,共计大军两万,带着颜良,文丑,高干,朱灵等数员大将,田丰,许攸,逢纪等谋士,由常山进入幽州,威逼范阳和燕国。
这场大战的帷幕一拉开,整个大汉又是一片震惊之声,有识之士已经看到,青,冀,幽三州,不久之后,将会全部陷入战火之中。
远在荆州的刘表,也开始关注这场大战。
襄阳州牧府中,刘表将蒯良,蒯越,蔡瑁,伊籍,傅巽,韩嵩等人全部召来,商议大事。
刘表一直以来都是重文轻武,尽管如今乱世,经常要打仗,但他依然认为,武将无需参与这些谋划,只要接到命令出兵征战即可。
“诸位,如何看待幽州之战?”刘表将这份情报传示给了众人,其实这件事情众人早已知晓,甚至私底下也都议论过。
“主公,袁绍名义上是助刘和为父报仇,实际上是为了谋取幽州,抢占公孙瓒的广阳,范阳和燕国三郡,恐怕刘和是引狼入室呀!”蔡瑁首先说。
“德圭说的不错,袁绍带了两万大军,又有颜良文丑这样的万人敌,田丰许攸这样的智谋之士,待到公孙瓒一灭,刘和的末日恐怕也就到了。”韩嵩赞成蔡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