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新汉的请贴,五国皇帝心中都纳闷,不知道这“阅
兵”是什么意思。诸葛亮,蒯良,司马懿也很疑惑,他们为此还翻阅了一些古籍,想找到有关内容,可是却未找到任何记载。最后经过商议,先派人前去参加,同时积极备战,阅兵之后,新汉肯定是要发动战争了。
阅兵仪式将在洛阳城外举行,城外建起了一座高台,取名叫“点兵台”。
正式阅兵那天,城外方圆五里之内,御林军进行了戒严,除了重要的官员和各国使者外,老百姓和其他人员都在五里之外观看。
新汉雄武皇帝丁伟在众文武的簇拥之下登上了高台,只见他身着盔甲,外罩锦袍,腰下悬着一柄宝剑,和以前相比,多了几缕长髯,但依然威风不减。
十八岁起兵时,雄姿英发,到现在整整二十六年过去了,丁伟,也由一个英俊的少年步入了中年,现在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在丁伟的两旁,都是新汉王朝的中流砥柱,国之栋梁。
文士一边,五十多岁的贾诩显得老当益壮,神采奕奕,虽然胡须有些花白了,但是身材伟岸,站得笔直。而庞统和徐庶,则正当年,精神焕发。武将一边,赵云和丁伟一样,也多了一缕长髯,张飞则是满脸虬髯,但是两只眼睛依旧如猎豹一般,炯炯有神。
在他们的后面,是各国的使者。刘表派来的是司徒刘先和他的外甥周不疑,周不疑现在还不到二十岁,但在荆州最近几年名声很大,被誉为鹿门书院第一才子,才华不低于当年的卧龙凤雏。
曹操派来的依旧是陈琳,不过他身边有一个非常悍勇的护卫,虽然年经不大,但是却有一脸赤须。孙坚派来的是秦松,刘备派来的是李恢,韩遂派来的是张既。
高台之下,五万兵马个个盔明甲亮,整整齐齐地列队而立,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数千员战将在大军的前面,胯下是一匹匹宝马良驹,而且,马鞍,马镫,马蹄铁齐全。丁伟认为,此战将是对北方的最后一战,因此所有的东西也不会再藏着掖着,全都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