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约见亭场

落日胡尘 寒闻冬 1139 字 10个月前

早些时分樊执敬逢迎达识帖睦迩的样子还历历在目,此时却突然变了个模样,泰不华不得不对其多看几眼,正色问道:“樊大人所说到底是何事?”

樊执敬深深地吸了口气,又想起了妻儿对话的场景,于是沉声道:“都元帅对海寇应该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吧?”

泰不华沉默不答。

樊执敬接着道:“恐怕大司农达识帖睦迩与海寇有所勾结,此行意在对其招安了事,大人的除寇之计……恐怕要无用武之地了。”

泰不华感慨道:“贩盐、海运等事牵连甚广,谁也不愿意做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才给了方国珍之流足够的喘息时间,不疾不徐地发展势力,积蓄钱粮,其部发展至今整个浙东道很少有没被他们以重金收买的官员,看来樊参政便是其中清流了。”

樊执敬深深吸了口气,正襟危坐道:“樊某今日来寻都元帅便是为了解决此祸。”

泰不华也正色以对,“愿闻其详。”

……

几日后,台州黄岩。

这是方家兄弟的故乡,达识帖睦迩特意选在此处与这个久闻其名的海寇首领见面,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消除他的戒心,表示自己的诚意。

尽管煮盐的亭场每年能为朝廷贡献不菲的一笔财政收入,本地百姓却并不富裕,以至于达识帖睦迩很难找到一处适合他身份和排场的见面地点。

正在他纠结的时候,方国珍差人回信道,“不必大费周章,就在亭场见面。”

今日约见方国珍不是代表朝廷,所以自然不能大张旗鼓地穿着官服,但纵使达识帖睦迩寻了套常服套在身上,也仍旧与亭场中正在抛洒汗水辛苦煮盐的亭户们格格不入。

正值午时,头顶的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亭场中却连个遮凉的地方都没有,达识帖睦迩来回挪动着步伐,无奈于脚下石沙尽皆滚烫无比,烦躁之余将手中折扇狠狠地一拍大腿,拧着眉毛向下属责问道:“怎么回事?方国珍怎么还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