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自幼追随天王,至死不敢背叛!汝之国非我之国,道不同不相为谋,愿死耳!”陈玉成目光平静,慨然说道:“然某愿将家小托付阁下,死而无憾也!”
“放心去吧,李某自会妥善照顾汝之家小!若有来生,愿为兄弟!”
“哈哈,阁下之言正合我意!阁下杀了苗沛霖这个小人,受某一拜!”陈玉成磕了个头。
李旭暗叹,目送陈玉成而去---这是一个同样忠于自己理想的英杰啊!
义勇军在寿州休整二天后继续启程返回江西,随军是一万多人的俘虏和自愿跟随义勇军去江西的黄淮百姓数万人---黄淮一带捻军太平军官军练勇你来我往的折腾,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听说江西安定又见义勇军纪律严明不骚扰地方,老百姓自然愿意依靠这样的军队保护。
李旭见百姓愿意跟随自己,命令部队前后保护,严防土匪乱兵滋扰。大军连着百姓浩浩荡荡一路南行,安徽这几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地方官府也是疲于应付。现在见百姓愿意跟随义勇军迁徙,自然乐得视而不见---人少了从贼的也就少了,贼也就慢慢少了!
在临淮驻节的李续宜刚听说寿州遭到一股官军攻占,正在惊疑不定准备派人打探情况,忽然就收到李旭派人送来的苗沛霖人头和陈玉成等人,不禁又惊又喜---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功劳啊!等他看了李旭的信函,方知义勇军送来大礼的原因---敢情人家因是客军顺带消灭反贼,不想让他这个安徽巡抚面子难看,这才让功于他!
李续宜感慨不已,心说李旭度量够大,有原则有风度还够朋友!和人家比比,自己确实有点那个小肚鸡肠了,惭愧啊!
这边李续宜忙着向朝廷上报,派人押送陈玉成等人进京献俘。那边胜保不干了!本来他还在颍州府等着苗沛霖将陈玉成送来好向朝廷报捷,突然听说义勇军攻占了寿州。不仅杀了苗沛霖抢了陈玉成,还把苗沛霖的人头和陈玉成一干钦犯全部交给了李续宜!
胜保这个气呀,自己人没了,功也没了,折腾半天什么都没捞着!很快又听说李续宜派人押送陈玉成等人进京献俘,胜保大怒,心想我才是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剿匪,你李续宜绕开我直接报功朝廷,什么意思嘛!这帮湖南土包子眼里还有没有咱这钦差大臣了?李旭年轻不懂事,你李续宜堂堂安徽巡抚也不懂事吗?汉人就没一个好东西!
胜保一怒之下,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派人去拦截李续宜押送陈玉成的部队,同时上书朝廷参劾李续宜和李旭。说李旭妄杀降将抢夺功劳,说李续宜目无钦
差欺上瞒下。胜保的人在河南延津县追上李续宜的人,双方各不相让,大打出手,轰动一时。
朝廷听闻此事也懵了,不知道怎么回事。等到接到李续宜和胜保的奏折,方才明白事情缘由,顿时议论纷纷。满臣骂李续宜,汉官骂胜保---倒是都没人骂李旭,因为李旭没做错啊,你胜保说苗沛霖投降你了,证据呢?空口白牙谁知道啊,反正大伙儿都知道苗沛霖朝秦暮楚不是个东西,李旭杀了他不但没错还有功!
两宫太后在养心殿召集众臣商议处理此事,毕竟事涉满汉大员,不能不谨慎处置。工部尚书、同治帝老师倭仁说此事起因皆由义勇军客军过境,未得授权擅自剿匪所致,追本溯源,李旭实有难以推脱之责!
众人一听傻眼了,怎么又把李旭扯进来了?这边胜保和李续宜的事还没掰扯清楚呢!这不越整越乱嘛,倭仁老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