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中外合作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583 字 10个月前

福斯特看看任大聪,然后点点头表示同意。他表示今年投资就将全部到位,总投资额为一百万两白银,罗斯柴尔德家族将通过上海的英资公平洋行进行投资和相关运作。李旭表示自己将安排相关部门对接并协助投资事宜,并且表示福州船用设备厂开办时自己将亲临祝贺。

任大聪和福斯特谈完正事即向李旭告辞,走出巡抚衙门的大门,两人上了马车,任大聪奇怪地问福斯特当

初不是说要在江西设立银行吗?怎么又突然变成了投资建厂了?

福斯特笑道:“亲爱的任先生,我们仔细分析了目前大清国的情况,觉得现在建立银行还为时尚早!因为大清国的金融环境还太差,银行的生存会有巨大的危险。而我们知道义勇伯十分看重工业发展,听说他有打算在福州建造船厂,这意味着对机器设备的巨大需求!而且这种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大,所以家族决定先投资办厂。”

任大聪点点头,表面上是佩服的样子,心里却在冷笑这帮洋鬼子还是小瞧了义勇伯的雄心抱负,有谁会比他任大聪更清楚义勇伯对金融的重视呢?他早就按照义勇伯的指示在海外华人当中选拔了一批天资聪颖的子弟进入洋人的学校学习西洋的金融知识,这些人就将是未来义勇伯和他任大聪管理金融的人才,届时国人自己的银行将取代那些钱庄而成为新的资本流通机构!那时,洋人能不能进来开银行就难说了,或者开办代价肯定更高!

同治五年五月,福斯特从上海公平洋行通过阜康钱庄将一期投资六十万两白银发到南昌,随后又陆续经阜

康钱庄将投资资金发到。在十月份的时候,福州船用设备厂进行了开工奠基仪式,李旭、匡济民等人亲自出席仪式。福州船用设备厂的总投资额高达七十万两白银,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大型的企业了。

在这个年代,朝廷根本没有企业管理政策的概念,在管理外资方面更是一片空白,因此李旭可以完全自主处理外资、合资等新领域的政策。于是他对合资企业给予了政策上的很大优惠,特别是在税收和土地使用方面,完全享受的是后世那种超国民待遇!当然李旭也对外方有要求,就是必须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必须中方参与全程管理!

李旭告诉手下官员们---洋人愿意投资肯定是要求利益回报的,而我们最需要的是技术。所以不妨在经济利益上我们吃点亏,但是我们可以学会最新的技术,这才是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

为此,李旭要求工业厅、商业厅等相关部门要研究如何引进、管理外资企业,要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条例。李旭告诉大家---罗斯柴尔德家族做出了榜样,具有千金买骨的示范效应。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陆续有洋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