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旭的亲自过问下,义勇军的后勤部门经过十几年的战火考验和不断摸索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高效、准确、及时的系统。周老实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为人细致耐心,干事麻利勤快,一门心思按照李旭的要求打造后勤部。
同时后勤部的那些参谋干事们成天就想着怎样提高后勤保障水平,还专门成立了军需研发部门,想方设法解决后勤保障中的问题。李旭对此非常赞赏,多次嘉奖后勤部门,并且亲自指导研发了方便面和罐头食品,极大地解决了部队后勤运输的难题,提高了后勤保障水平。
方便面和罐头食品使后勤保障出现了质的变化,在方便运输贮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队火线吃饭问题。同时也打开了后勤部门改进部队后勤保障的思路,陆陆
续续又研发了不少方便面和罐头食品的品种,还有诸如火腿肠、脱水蔬菜等等快速食品,改善部队餐饮结构。
李旭命令方便面和罐头食品只能交给各地农业公司中标的食品厂负责生产,一来保证质量;二来也有扶持农业公司的意思---毕竟农业公司是李旭控制农村和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而靠天吃饭的农业公司单凭农作物生产肯定难以为继,有必要给予一定的行业垄断保护!
签于陕甘路途遥远,后勤部提出了分路分段运输方案,招标邮政公司提供民间运力负责各地域的运输。后勤部在西安设立前方转运部,并在陕甘沿途建立若干兵站负责粮草弹药物资的贮存转运,义勇军运输团和宪兵部队组成武装押运队,沿路提供保护。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后勤部还专门研发了一种四轮轻便重载马车,不仅配发部队使用,还向各地邮政公司和民间大车店出售,极大地提高了运输能力。
因为这次陕甘剿匪作战的后勤保障,在江南一些民间大车店率先组建了一种专业的运输公司参加义勇军的后勤运输招标,并和快捷、安全、准点等邮政公司竞争夺得了不少路段的标的。很快这种运输公司就在大江南北陆续出现,承担全国各地区的物流运输。
义勇军的后勤保障体制也引起了左宗棠的重视---官军的后勤保障向来是老大难问题,左宗棠每每头痛不已!他便和胡雪岩商议借鉴义勇军的模式解决楚
军的后勤问题,胡雪岩深以为然。于是左宗棠给李旭去信商量楚军出钱出人和义勇军联合保障两军的后勤补给并采用义勇军的粮草供应。李旭自然同意,心中暗笑---如此一来久而久之,楚军必然被义勇军控制---后勤全靠义勇军还敢不听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