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国朝以来,江南向为国家财税重地,保江南安定便可保天下安定。微臣当竭力兴旺江南经济,鼓励工商,办厂兴矿,不仅有利于国家财富,也有利于百姓生计。”
“第三,西北乱平后,内乱不足为虑。微臣以为今后外患当为重中之重---洋夷虎视眈眈,诚为天朝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也!国强民富实为当前之要,微
臣当竭尽所能打造江南为国家繁荣之地,进而带动内陆兴盛。果如此,则国家有实力扩军备战以待外寇!”
“方今世界,海外诸国争先恐后发展经济,就连东瀛弹丸之国也大兴洋务。微臣以为假以时日,倭人必为我大清敌手---不可不防!但如何应对呢?微臣建议兴办海军以御洋夷倭人从海路而来,而办海军则需重金投入,故而江南发展经济实为重中之重---江南之繁荣关系国家安危!”
李旭一番话说完,养心殿内一片寂静,显然众人都被李旭所言引起了深思。良久,李鸿章出来说道:“启禀太后皇上,微臣附议义勇侯所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实乃当今写照,我大清不惧内乱而外患当前,如不兴办洋务师夷之技,则国疲军弱不足以抵御外侮,请朝廷三思!”
众人都是点头,心说曾国藩的两个学生在洋务上倒是一致的态度!只是蛇有蛇路,猫有猫路,各有妙招啊。
奕?是当今朝廷中最大的洋务派领袖,也是位尊权重的领班军机大臣。在李旭进京当晚的接风洗尘宴上,奕?就和李旭通了气,自然清楚李旭的未来打算,也深表认同。在办洋务这件事情上,奕?和李鸿章、李旭都是一样的态度,那就是不办洋务国家危矣!只是各人具体的办事方法上有所不同。
适才李旭的一番话也令奕?震动颇大,对李旭断言东瀛小国日后必为大清敌手,奕?虽然不敢苟同---那小小的弹丸之地怎么可能敢挑战泱泱天朝呢?凭
什么!但是,奕?是个城府之人,他不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为难大臣。
文祥、沈桂芬等其他军机大臣虽然不反对举办洋务,而且也被义勇侯所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震到了---仔细想想,义勇侯说的还真没错,以前历朝历代哪有驾着炮舰从海上来的番夷啊!可是义勇侯、李鸿章这哥俩这么大办洋务的建议会不会引发那些老夫子清流的反对啊?那帮家伙闲着没事可是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
慈禧倒是没被李旭的言语唬住,她心说这个死鬼,知道老娘没读过史书吓唬人吗?管他陆上海上来的洋夷,反正都不是好东西!不过江南繁荣富裕了,朝廷自然不愁银子了,这是好事!再说那几处皇家园子也该修整修整了,老呆在这紫禁城也怪气闷的。小李子说得对,有钱不修园子岂不是委屈了咱娘儿们不是?算了,就让李旭那死鬼折腾去吧,只要不短了朝廷税银就行,懒管的那么多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