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房地产业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571 字 10个月前

在大力整治江宁环境卫生的同时,李旭开始了新的计划。数千年来天朝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国人绝大多数的农民自己织布种粮盖房子,几乎自力更生解决了一切生活所需。这导致了中国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商品经济的市场,而没有市场的支撑,对现代文明至关重要的中产阶层就无法出现乃至影响了国家的文明进步!

李旭不仅需要资产阶级,更需要关键的中产阶级。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商品社会的市场,而市场的打造需要各种行业的参与,尤其是那些有拉动作用的行业更为关键---这些所谓的支柱性行业将有力地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进步。

那么什么行业可以作为支柱性行业呢?李旭摸摸脑袋,将后世的记忆翻来覆去的捣腾---可惜他不是学经济的,对经济问题了解有限,这让他深感后悔后世没有多看看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唉,想穿越学经济,否则痛苦啊!

虽然李旭不是经济行家,但也知道不能照搬后世的那些支柱性行业用在这会儿---汽车还没出现,电脑就更没谱了。就是那些船舶、石化等已经存在的行业对现在的晚清来说也是高科技行业,一时半会儿也休想成为支柱性产业。

现在的大清国从全国范围来讲还基本上处于农业社会,外加一点手工业。

这些年在江南陆续出现的一些近代化的钢铁、机械、船厂等企业还是凤毛麟角,远未达到支柱性产业的地步---李旭还指望有一个产业来拉动这些行业发展呢!

李旭冥思苦想,伸手打开精美的雪茄烟盒,准备抽烟,目光不经意地一扫,掠过了旁边桌上摆放的一个总督衙门布局模型---那些小巧玲珑的房子和假山园林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总督衙门的漂亮和壮观---两江总督衙门占地不小,不熟悉布局还真会迷路啰!故此侍从室专门做了一个精致的模型摆放在李旭的办公室里,让义勇侯闲着没事时浏览一番顺便熟悉总督衙门布局,别晚上回家进错了门。

但此刻李旭看见那些漂亮的房子模型,脑海中灵光一闪。对,房子!房地产不就是很好的支柱性产业吗?盖房子要砖石水泥钢筋角铁玻璃等等;建房子需要大批人工设备配套设施;搬新家要装修家具锅碗瓢盆等等;小区成片开发还需要物业管理、配套服务、生活日杂等等。

还有房地产只要不是盖高楼大厦目前还不需要多少技术,保证质量就行,尚处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阶段。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而且城市用地都是要卖钱的,这可是一笔相当惊人的收入---李旭清楚地记得后世天朝的城市化发展就大量依赖土地卖钱!

还有一点,房子不是流动性产品,都是当地盖当地卖,不象那些香烟火柴要卖到外地去---这可避免被外地官府征收厘金,开发商的税收都可以直接留在江南!哈哈哈…想到妙处,李旭忍不住哈哈大笑。

当然,房地产行业不会象李旭现在想得那么简单,里面水深着呢。但是不要紧,官府监管可以随着行业发展而逐步完善。李旭决定先用江宁试点,眼皮子底下搞房地产开发,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江宁城市规模不小,残垣断壁和人去楼空的地方很多,有足够的城市体量进行房地产开发试验。

李旭召来建设厅、商业厅等相关部门官员开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众人听了义勇侯的发言,都还没有完全明白什么叫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化建设。有官员不解地问:“以前咱们在江西老区搞的城市建设不也是盖新房子吗?”

李旭笑道:“那只能算包工头小打小闹!本部堂所言房地产开发是一种有规划地成片开发土地,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算了,你们以后慢慢就懂了。”

众人纷纷点头,然后讨论了首批招标开发的江宁地块和相关要求规定,大家一致认为应当首先开发那些战火遗迹。

同治十二年三月底的一天,两江总督衙门忽然在各大报纸上发布江宁城内土地开发使用招标,公开出让城内属于官府的官地所有权,任何有兴趣的房地产公司都可以参加竞标。就在招标公告发布的同一天,两江总督衙门又颁布了房地产行业管理条例,规定城市建设必须符合官府规划要求,必须具备相应资质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才能进行城市土地的开发建设等等。也在同一天,报纸还同时公布了由两江总督批准的江南城市未来五年规划方案,计划在五年内基本完成江宁城内的贫民棚户区改造,江宁城划分不同区域功能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李旭对这份天朝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城市规划非常重视,专门从上海聘请了有经验的洋人设计师来指导,组织了东南五省的建设厅官员和民间士绅、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等人精心策划,光李旭自己就亲自开会研讨了三次,听取了各方的意见。李旭特别重视城市给排水的处理,再三强调江宁城就是碰到百年一遇的暴雨也不能出现内涝现象!众人都很奇怪义勇侯怎么这么重视城市水淹问题,下大雨水流排泄不畅不是很正常吗?又不是洪水滔天!

没有人明白李旭坚持规定今后所有城市建设都必须要开挖起码半人高的地下排水道的原因---后世的李旭可是被城市内涝害苦了!他还记得二十一世纪的某年,一场并不罕见的大雨将他困在了那棵老桑树下,然后一个雷劈…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研讨,终于完成了这份规划,众人感慨不容易啊!虽然按照后世的标准,这份江宁规划还比较简单,还有太多的东西没有考虑---但这毕竟是一个城市建设的起点!

江宁城市开发招标的消息迅速在大江南北引发了热议。首先就是嗅觉敏感的商人们又闻到了财富的味道。虽然还有很多人尚不完全明白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意义,但是那些已经从事了多年建筑公司生意的商人们却一下子就明白了义勇侯的目的---官府卖地,开发商卖房,老百姓或买或租,产权转移等等。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啊,想想吧,在繁华的城市里盖起四五层的楼房,而且还是成片的小区开发,那得卖不少房子啊!风险?风险当然有,现在的老百姓能有多少现钱买房呢?

但是银行可以贷款啊。二三十年的低息优惠贷款,这可是义勇侯明文规定的。看来义勇侯他老人家又给大伙儿开辟了新的财源啊,真是万家生佛!

很快来自江西的大包工头高老板率先在江宁注册成立了万客房地产公司,这家伙原本是建筑公司老板,一直紧跟义勇军转战江南各地,义勇军在各地的工程接了不少,赚得盆满钵满。这次看见江宁开发招标,他立刻带着厚礼拜访了义勇军后勤部长周老实---俩人早在袁州时期就混熟了,周老实的小妾还是高老板介绍的!

周老实也参加了相关会议并且清楚义勇侯决心发展房地产业的意图,遂告诉登门请教的高老板,说你赶紧注册一家房地产公司吧,这回义勇侯爷可是决心已定,肯定要大力发展城市开发了。高老板吃了定心丸,这才将建筑公司转为房地产公司,准备在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大干一场。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房地产公司,很快就有人开始跟进,陆陆续续在东南五省注册了一批十几家房地产公司。其中大多数都是江南总商会的一批商人开办的。方世平等人拜访李旭后明白了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有多大,立刻也纷纷组建房地产公司。四海旗下成立了四海置业;两淮商人组建了万大地产;徽商卢长富等人创办富达地产;任大聪联合郑金邦建立恒达置地。这几家都是财大气粗的大公司,号称房地产四大金刚!这可引起了其他房地产公司的恐慌---谁能争得过这四大金刚啊!遂纷纷进言建设厅,希望江宁这次招标能够公平合理地给出一个招标规则。李

旭得知此事,指示建设厅要考虑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利益,不能什么好处都给了那些大资本家---李旭需要的是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而不是几个财大气粗的资本家!

李旭还特别指示建设厅规定房地产公司卖房时必须是现房销售而不能象后世那样卖楼花---期房预售往往带来不可掌控的结果,李旭可不希望治下的安定社会被房子搞得乌烟瘴气!他认为规范一个行业使之有序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在这个行业出现之始就尽量加强监管,让行业自律形成习惯。